9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接待美国议会代表团时,发表涉华错误言论,指出中国和卡塔尔正在社交媒体上发动对以色列合法性的攻击,对此以方准备对中国和卡塔尔举动展开反击。
就在内塔尼亚胡发表错误言论后,很快我国回应来了,措辞不一般。
中国的强硬回应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在 9 月 18 日迅速回应,措辞罕见地严厉。声明中明确指出,以方将矛盾指向中国是 “病急乱投医”,不仅理由牵强附会,更是为了转移国内压力、换取美国支持。这番表态直击要害 —— 内塔尼亚胡近期正因司法改革引发国内大规模抗议,甚至出现军方高层辞职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炒作 “中国威胁” 来凝聚国内共识,几乎成了某些政客惯用的套路。
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在回应中特意强调 “巴勒斯坦的生存权、建国权、发展权应落到实处”。这并非偶然。当前国际社会对加沙局势的人道危机高度关注,联合国大会刚刚以 142 票赞成通过决议支持 “两国方案”,而以色列却持续扩大军事行动。中国的表态既是对正义的坚守,也是对以色列单边主义行径的敲打。正如使馆声明所说:“公理不可违,道义不可逆,民意不可欺。” 在这场舆论战中,中国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中东格局突变
就在中国回应以色列的同时,中东悄然发生两件大事,彻底改变了地区安全版图:
1. 沙特 - 巴基斯坦签署 “生死与共” 防御协议
9 月 17 日,沙特通讯社宣布,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规定 “任何对其中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这意味着如果沙特遭到袭击,巴基斯坦的枭龙、歼 10CE 等中国造战机将直接进驻中东,协助保卫领空。协议的签署背景耐人寻味:此前以色列突袭卡塔尔时,美国在卡塔尔的萨德反导系统和爱国者导弹竟毫无反应,暴露出美国保护伞的不可靠性。沙特意识到,必须寻找更稳固的安全伙伴。
巴基斯坦的军事能力为这份协议提供了底气。在今年 5 月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歼 10CE 战机击落多架印度阵风战机,实战表现震惊世界。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虽然协议未明确提及核保护伞,但沙特官员的表态 “涵盖所有军事手段” 已暗示了这层含义。这种 “常规 + 核威慑” 的组合,让沙特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多了一道保险。
2. 埃及在西奈半岛部署中国红旗 - 9B
同一天,阿拉伯防务网站披露,埃及已在靠近以色列的西奈半岛部署中国制造的红旗 - 9B 防空系统。这款外贸版红旗 - 9B 配备了反隐身雷达,探测范围超过 400 公里,以色列本土的战机起降都在其监控之下。更厉害的是,该系统能同时跟踪数十个目标,对 F-35 隐身战机的探测距离可达 260 公里,8-10 秒内就能完成锁定并发射导弹。这意味着以色列空军长期依赖的 “隐身突袭” 战术将彻底失效。
埃及的这一选择背后是多年的憋屈。此前埃及试图从美国采购 AIM-120 导弹遭拒,向俄罗斯购买苏 - 35 战机又被美国施压取消。反观中国,不仅提供了性能先进的红旗 - 9B,还在今年 4 月与埃及举行 “文明之鹰 - 2025” 联合军演,派出运油 20、歼 10C 等主力装备参演。这种真诚的合作态度,让埃及最终选择 “用中国盾守护自己的天空”。
中国武器如何重塑中东安全格局
这两起事件的背后,都离不开中国武器的身影。沙特 - 巴基斯坦联盟中,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装备几乎全由中国提供:歼 10CE 战机配备 PL-15 远程导弹,可在超视距外拦截敌机;枭龙 Block3 型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与四代半战机抗衡的能力。而埃及部署的红旗 - 9B,更是直接改写了中东防空规则。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武器系统展现出的 “中国特色”—— 没有任何后门程序,完全由用户自主控制。这与美国武器形成鲜明对比:卡塔尔的 “爱国者” 导弹在以色列空袭时全程静默,被质疑存在 “远程锁定” 机制。这种信任危机,让越来越多中东国家选择 “去美国化”。
以色列的误判与中国的战略定力
以色列此次对华发难,本质上是对自身战略处境的误判。一方面,内塔尼亚胡试图通过 “亲美反华” 巩固执政地位,却忽视了中国在中东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沙特、埃及等国与中国的合作早已超越经贸层面,在能源、基建、防务等领域形成深度绑定。例如,中国参与建设的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被誉为 “非洲第一高楼”;沙特的 NEOM 未来城也有中国企业深度参与。这种紧密的利益纽带,岂是几句抹黑就能撼动的?
另一方面,以色列低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从稀土出口限制到应对美国关税,中国在国际博弈中早已展现出 “以斗争求合作” 的智慧。正如美国在关税问题上不得不保留稀土 20% 税率一样,以色列若继续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终将发现自己失去的不仅是中国市场,还有中东盟友的信任。
中东的未来
这场风波折射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 中东国家正在摆脱对西方的安全依赖,寻求更自主的发展道路。沙特与巴基斯坦的结盟,埃及部署红旗 - 9B,都是这一趋势的缩影。而中国通过 “不干涉内政 + 务实合作” 的模式,正在成为这一进程的重要推动者。
中国的中东战略始终秉持两个原则:一是尊重各国主权,不搞势力范围;二是通过 “一带一路” 实现互利共赢。从阿尔及利亚的南北高速公路到突尼斯的北斗中心,从约旦的风电项目到伊拉克的振华希望学校,中国用实实在在的项目赢得了中东人民的信任。这种 “授人以渔” 的合作模式,与某些国家 “卖武器、留隐患” 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结语
以色列的错误言论,恰似一块试金石,检验出谁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伙伴。当沙特与巴基斯坦携手抗敌,当埃及用中国武器守护领空,当国际社会以 142 票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答案已经不言而喻。在这场地缘政治的博弈中,中国凭借道义制高点和务实合作,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而那些试图用谎言和霸权维系影响力的国家,终将在历史的洪流中迷失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