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熟泰坦尼克的悲剧,可它还有个“亲妹妹”不列颠尼克号,在希腊海底沉了百年,今年终于第一次捞上了遗迹!
带锈迹的观测哨铃、留着花纹的土耳其浴瓷砖,还有镜片模糊的双筒望远镜,全是百年前的老物件。
当年它撞了德军水雷,不到一小时就沉了,30人还被螺旋桨卷走。
这些从120米深海捞上来的东西,到底藏着多少没说透的往事?
首先得说清楚,不列颠尼克号不是独苗,它还有两个“姐姐”。
老大是奥林匹克号,老二就是咱们熟悉的泰坦尼克号,它是老三。
这三艘船都是英国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造的,当年都是跨大西洋的豪华客轮,算是那个年代的“海上巨无霸”。
这里得纠正个常见的误会,好多人以为泰坦尼克号是最早出事的,其实不然。
最早跑航线的是老大奥林匹克号,1911年就开始运营了,一直跑到1935年才退役,算是三姐妹里“最长寿”的。
后来泰坦尼克号沉了,奥林匹克号还专门升级了安全措施,比如多加了救生艇,又加固了船体,就是怕再出意外。
再说说老三不列颠尼克号,它本来也该是艘让人羡慕的豪华客轮。
设计的时候就想着怎么舒服怎么来,不仅有头等舱、二等舱,还专门配了土耳其浴设施。
这在当时可不是普通配置,只有高端客轮才会有,能看出当初多重视乘客的体验。
可谁能想到,船还没正式投入客运,战争就爆发了,英国海军一眼就看中了它的吨位和稳定性,直接给征用了,改成了一艘医院船。
改完之后的不列颠尼克号,完全变了样。
船上加装了各种医疗设备,船舱布局也重新调了,专门用来运送前线的伤员和医护人员,从原本的“豪华出行工具”,一下子变成了“海上急救站”。
本以为这样能在战争里帮上忙,可谁知道,它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沉没的命运。
那是1916年11月,不列颠尼克号正在希腊基亚岛附近的海域执行任务,突然“轰隆”一声巨响。
它撞上了德军布下的水雷。船身瞬间就被炸开一个大口子,海水跟疯了似的往船舱里灌,整个船很快就乱成了一团。
当时船上一共有1065人,听到爆炸声后,大家都慌了神,赶紧往救生艇那边跑。
好在大部分人反应快,顺利登上救生艇撤离了,但还是有30人没能活下来。
后来调查才知道,这30个遇难的人里,好多不是被海水淹死的,而是救生艇在撤离的时候,不小心被船的巨型螺旋桨卷了进去。
你想啊,那么大的螺旋桨高速转着,救生艇一碰到就碎了,上面的人根本没机会逃生,场面特别惨烈。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艘船沉得特别快,从撞上水雷到完全沉进海底,前后还不到一个小时,最后就这么躺在了120多米深的海里,一躺就是一百多年。
这一百多年里,不列颠尼克号就像个“深海幽灵”,静静地躺在漆黑的海底,很少有人敢轻易靠近。
直到今年,才有一支专门的团队,花了好几个月筹备,启动了水下考古计划,第一次把它的遗物从海底捞了上来。
这次打捞可没那么简单,不是随便找几个人下去捞就行。
参与的是11名经验特别丰富的专业潜水员,每个人都配了闭路潜水系统。
这种系统在深水里特别重要,既能保证潜水员正常呼吸,又能尽量不破坏水下的环境和沉船残骸。
可就算有这么专业的设备,打捞难度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水下120多米的地方,几乎是一片漆黑,能见度特别低,潜水员根本看不清周围,只能靠设备辅助判断位置。
而且那里的水流特别湍急,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水流冲跑,或者撞到沉船的尖锐残骸上,每一步操作都跟在跟死神较劲似的,一点都不能马虎。
这次行动的策划人叫西蒙・米尔斯,是个英国的业余历史学者,他一直特别关注不列颠尼克号的历史,还专门创办了“不列颠尼克号基金会”,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艘船的故事。
另外,希腊文化部下属的水下考古部门也全程盯着,工作人员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怕不小心把遗物弄坏了。
这些东西在海里泡了一百多年,早就变得特别脆弱,稍微用点力就可能碎掉。
后来希腊文化部在官网上发通报说,团队本来想多捞点东西上来,可有些物品要么藏在沉船的危险角落里,潜水员根本没办法靠近;要么保存状况太差,一碰就坏,最后只能遗憾放弃。
不过好在没白忙活,最后还是捞上来不少珍贵的遗物。
有个观测哨铃,铃身上还能看到些许锈迹,估计当年船员就是用它来传递信号的;
还有个左舷信号灯,外壳虽然有点变形,但你稍微想象一下,就能想到它当年在夜晚航行时亮起的样子;
另外还有头等舱和二等舱用的便携设备,一看就知道当年这艘船多豪华;
最有意思的是几块土耳其浴的瓷砖,部分花纹还清晰可见,能让人想起它原本的高端配置;
还有一副双筒望远镜,镜片已经模糊了,但能猜到当年船员就是用它观察海面情况的。
这些遗物刚捞上来,就马上被送到了雅典的专业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隶属于希腊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处理文物的行家。
他们先小心翼翼地把遗物表面的海盐和海底淤泥清理干净,然后用专门的技术做防腐处理,就是想让这些东西能保存得更久。
希腊文化部之后也说了,等这些遗物修复好,就会放到比雷埃夫斯新建的水下遗迹博物馆里,作为永久展品。
以后大家要是去那个博物馆,就能近距离看到这些从百年沉船上捞出来的东西,不用再只靠图片想象了。
这次打捞的消息传到网上,好多喜欢关注海洋和历史的人都特别激动。
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深海宝藏,比传说中的金银珠宝还有价值,因为这些东西能实实在在告诉咱们当年的故事;
也有人问,这么多年为啥没人敢去打捞,是不是因为水下环境太危险;还有人开玩笑说,再这么捞下去,说不定下次能把“幽灵船长”都挖出来。
当然,这就是大家随口说说,当不得真。
其实想想也挺感慨的,这艘船沉了一百多年,当年船上的人面对爆炸时的惊慌、逃生时的急切,现在咱们只能通过这些遗物去想象。
每一块瓷砖、每一个望远镜,都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悲剧,既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
不过能把这些遗物从海底捞上来,好好保存起来,也算是对那段历史的纪念,能让更多人知道,除了泰坦尼克号,还有不列颠尼克号这样一艘船,有这样一段不该被忘记的往事。
聊完不列颠尼克号,可别只觉得“捞着老物件挺新鲜”。
这船从豪华客轮变医院船,再被水雷炸沉,沉在海底一百年,不是啥离奇传说,是真真切切装着人命的往事。
捞上来的哨铃、瓷砖看着普通,可背后是1916年那30个没逃出来的人,是战争里颠沛的生命。
这些东西不是“深海宝贝”,是给咱提个醒。别把百年前的悲剧当热闹看,也别让那些逝去的人和事,就这么跟着沉船埋在海里。
好歹记着,曾经有这么一艘船,替咱扛过点历史的重量,这才不算白捞它上来,也不算白听这一遭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