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只携带100条寄生虫,碰一下发烧到40℃?2021年广西有人吃了一锅

0
分享至



5月30日,泉州展开了一场消灭大蜗牛作战,引起了不少社会上的关注。而这种大蜗牛在中国很多地方已经泛滥,不仅体型巨大,甚至一只上面还携带了100条寄生虫。

哪怕用手触碰一下,就可能还会引发40℃高烧。只是没有想到,这样的毒物就还有人食用,2021年的广西就有人曾煮一大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高温会杀菌吗?





大蜗牛

2021年夏天,广西南宁某小区的草坪上发现了一些“不速之客”,体型硕大、外壳带纹路的大蜗牛。

它们不像平时见到的小蜗牛那样人畜无害,而是动不动就伸出触角,慢悠悠地在湿漉漉的地面上爬行,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业主把这些蜗牛捡回家,煮成一锅“美味”,还拍照发到了业主群里,引发了一场关于“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吃”的激烈讨论。

这位老兄自信满满,说自己从2019年就开始吃,从没出过事。但群里的邻居们可急坏了,纷纷劝他,蜗牛寄生虫多,千万别乱吃!



那么,这种蜗牛到底是什么来头?它真的能靠“高温煮熟”就安全食用吗?其实这种蜗牛的大名叫非洲大蜗牛,学名褐云玛瑙螺,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它们原产于非洲东部,后来随着植物运输、货物贸易等方式“偷渡”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早在20世纪上半叶,一位华侨从新加坡带回的植物中就不小心夹带了它们的卵或幼螺,最早在厦门登陆,之后逐渐扩散到南方多个省份。



非洲大蜗牛体型惊人,成体壳长一般在5–10厘米,最大的甚至能长到20厘米以上。它们的外壳多为红棕色或浅咖啡色,带有淡黄色斑点,看起来还挺有设计感。

不过,别看它们爬得慢,破坏力却不小,能危害500多种植物,堪称移动的小型收割机。为什么下雨天它们特别活跃?



其实是因为它们怕干怕晒,只有在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舒服地活动。

一旦下雨,地面湿润了,它们就敢从草丛里爬出来透透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雨后的公园、小区草地上常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非洲大蜗牛的繁殖能力极其惊人,一次能产30–700粒卵,一年能产卵2000颗左右,而且它们是雌雄同体,交配机会多,后代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再加上它们环境适应能力极强,能在多种气候条件下生存,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简直如鱼得水。



它们确实已经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广泛分布,甚至开始向北扩散。这种蜗牛真的能吃吗?



行走的寄生虫库

非洲大蜗牛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它吃植物,而在于它身上携带的大量寄生虫和病原体。

其中最出名的一种叫广州管圆线虫,这种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会朝着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方向钻,引发嗜酸性脑膜炎。



患者会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数据显示,在深圳地区,非洲大蜗牛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高达31%,平均每只蜗牛身上可能携带超过100条寄生虫。

换句话说,你随手摸一只,可能就相当于摸了一把寄生虫大礼包。除了这种线虫,它们还可能携带结核杆菌、多种细菌和病毒,接触后可能引起皮炎、皮肤瘙痒、肿胀等反应。



尤其是小朋友,免疫力较低,如果出于好奇去摸、甚至拿来当玩具,更容易中招。

2021年之前就发生过真实案例,广东一名10岁男孩因为玩了大蜗牛,之后出现反复发热和头痛,最终被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脑膜炎。



这不是吓唬人,是实实在在的健康威胁。专家明确指出,即使高温烹煮,也不能100%保证杀死所有寄生虫卵或细菌。

更何况在处理过程中,蜗牛爬过的台面、刀具、水池等都可能被污染。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不碰、不捡、不吃。除了直接接触,非洲大蜗牛爬行时留下的黏液和粪便中也含有病原体。



如果蔬菜被它们爬过,没有彻底清洗就吃,也有感染风险。因此,日常处理蔬菜时一定要仔细冲洗,尤其是叶菜的背面。

那么,如果我们真的在小区、公园里遇到它们,该怎么办呢?





遇到非洲大蜗牛,该怎么办?

如果真的遇到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别动手!别好奇!别带回家!不管是摸、玩还是吃,都是高风险行为。

如果在小区里看到最好不要自行处理,更不要喷洒农药,应该第一时间联系物业或专业的杀虫公司。如果家里偶尔爬进来一两只,可以用食盐处理。



撒盐后蜗牛的软体部分会脱水死亡。但这方法只适合少量处理,不适合户外大规模使用。日常防护方面,记住三要三不要。

如果不小心接触了蜗牛或它的黏液,立刻用75%酒精消毒,再用肥皂搓洗20秒以上;被蜗牛爬过的蔬菜最好用流动水冲30秒,再用果蔬消毒剂浸泡10分钟;在蜗牛常出没的地方撒咖啡渣、石灰粉,定期清理排水沟和落叶。



看到之后千万不要产生好奇心,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不要相信“煮熟就能吃”;不要让小朋友拿来当玩具,防治非洲大蜗牛是一场持久战。

虽然我们不需要人人都变成灭蜗专家,但提高警惕、做好自我保护,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表现。事实上,不止中国承受这样的问题。





全球都在应对“蜗牛入侵”

非洲大蜗牛早就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闯出了名堂,二战前后,它们就登陆了欧洲、北美等地,尤其在海洋性气候地区更容易存活和扩散。

美国佛罗里达州,就曾因为非法宠物交易导致非洲大蜗牛被引入,之后政府曾三次开展大规模清除行动,十年花了2300多万美元。



2014年,美国农业部甚至查获了超过1200只活体非洲大蜗牛,这些蜗牛均来自同一卖家。可见,除了自然扩散,人为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入侵物种的传播。

在中国,除了最早传入的褐云玛瑙螺,近年来还出现了两种亲戚,虎纹玛瑙螺和无斑玛瑙螺。后者自2014年首次被海关截获以来,十年间已在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甚至数量上超过了老品种。



有些城市居民甚至已经对它们见怪不怪,仿佛它们成了城市生态的一部分,这种心态其实很危险,容易放松警惕。

科学家指出,非洲大蜗牛之所以这么强势,是因为它们拥有两套基因组,冗余基因多,适应能力极强。再加上繁殖快、寿命长,它们很容易就能在新环境中扎根蔓延。





非洲大蜗牛的入侵故事,映照出全球化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们无意中被带入新环境,却因缺乏天敌和适应力极强而快速扩张。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提醒我们,面对自然,既要保持敬畏,也要学会科学应对。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是不盲目接触、不随意放生、不轻信谣言,同时积极传播正确的防治知识。

主要信源

南宁一小区业主捡非洲大蜗牛煮来吃,专家这样建议——人民资讯2021-07-28
雨后出现这种大蜗牛,千万别碰!——2025-05-26 09:01:43来源:华西都市报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红星新闻2025-05-16
大雨后遍地爬的大蜗牛千万别摸,有人碰了后发烧到40度——环球网2021-06-29
非洲大蜗牛吃农作物危险大 美国农业部向其宣战——2014年08月29日 1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临沂农妇因“辱骂”法官被罚款10万并拘留15日,女法官身份曝光!

临沂农妇因“辱骂”法官被罚款10万并拘留15日,女法官身份曝光!

热风追逐者
2025-09-18 21:36:29
华与华都已经道歉了,罗永浩为什么还跑去日本?网友们都在担心…

华与华都已经道歉了,罗永浩为什么还跑去日本?网友们都在担心…

深度报
2025-09-19 20:56:19
被抢男婴成年之后:直面人贩子,出庭为修复内心伤痛 | 红星深度

被抢男婴成年之后:直面人贩子,出庭为修复内心伤痛 | 红星深度

红星新闻
2025-09-19 19:47:24
网传俄罗斯参议员联名上书普京:国家经济濒临崩溃,请考虑特朗普的停火方案

网传俄罗斯参议员联名上书普京:国家经济濒临崩溃,请考虑特朗普的停火方案

小萝卜丝
2025-09-19 10:40:21
女高管被老板性侵认定工伤,丈夫出镜发声:劝离婚的人说话不经大脑,99.99%的人都会支持爱人

女高管被老板性侵认定工伤,丈夫出镜发声:劝离婚的人说话不经大脑,99.99%的人都会支持爱人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9 19:21:13
这才是大杀器!以色列“铁束”激光系统,两美元摧毁百万美元导弹

这才是大杀器!以色列“铁束”激光系统,两美元摧毁百万美元导弹

史政先锋
2025-09-19 21:50:24
社评:相向而行的中美关系是世界之福

社评:相向而行的中美关系是世界之福

环球网资讯
2025-09-20 01:53:43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换人了!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换人了!

李万卿
2025-09-19 20:18:58
翟欣欣判刑12年,血亲的复仇:她曾经有机会不坐牢,可惜太蠢了!

翟欣欣判刑12年,血亲的复仇:她曾经有机会不坐牢,可惜太蠢了!

人生飞机稿
2025-09-19 11:46:04
刘永好和上海孩子的午餐生意

刘永好和上海孩子的午餐生意

融资中国
2025-09-19 13:39:35
奇耻大辱,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华北平原竟然没有像样的抵抗

奇耻大辱,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华北平原竟然没有像样的抵抗

斟北斗
2025-09-19 08:10:25
南航最年轻班子成员高飞“空降”东航担任“二把手”

南航最年轻班子成员高飞“空降”东航担任“二把手”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35:58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清风拂心
2025-09-14 13:15:08
“嘎子”被拘最新,名导发文怒怼,央媒发文怒批,被抓早有征兆

“嘎子”被拘最新,名导发文怒怼,央媒发文怒批,被抓早有征兆

以茶带书
2025-09-18 18:13:16
特朗普签署法令对H-1B签证加收10万美元新费用

特朗普签署法令对H-1B签证加收10万美元新费用

国际在线
2025-09-20 07:06:17
公开悬赏!赏金超1200万

公开悬赏!赏金超1200万

极目新闻
2025-09-19 22:14:45
湖北恩施隧道冒顶事故造成4人死亡,交通运输部挂牌督办

湖北恩施隧道冒顶事故造成4人死亡,交通运输部挂牌督办

大象新闻
2025-09-20 09:01:03
仅1天,《731》遭数万差评炮轰,网友:出乎意料!看完就想退票

仅1天,《731》遭数万差评炮轰,网友:出乎意料!看完就想退票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9-19 17:15:40
山姆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

山姆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

大象新闻
2025-09-19 20:25:01
C罗罕见爆粗!为小弟出头,怒骂喷子:不懂足球的白痴,只会胡说

C罗罕见爆粗!为小弟出头,怒骂喷子:不懂足球的白痴,只会胡说

风过乡
2025-09-20 07:59:12
2025-09-20 10:04:49
小涛叨叨 incentive-icons
小涛叨叨
运动让生命更精彩,体育让精神更辉煌。
5756文章数 1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体育要闻

亚洲天王效应 孙兴慜球衣售150万件破梅西纪录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最重要的一个电话,信息量果然很大

科技要闻

字节跳动凌晨发布公告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亲子要闻

45岁高圆圆公园带娃!6岁女儿Rhea四肢修长,小麦肤色活泼可爱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