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首款支持东盟小语种的AI交互式医疗专科智能体“泌语医谈”。主办方供图
9月17日,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展)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发布首款支持东盟小语种的AI交互式医疗专科数字人——“泌语医谈”智能体。该项目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推进东盟语料库建设、践行“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举措,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数字健康合作提供了广西方案、中国方案,为国内及东盟国家群众健康、民生福祉添砖加瓦。
作为首个支持东盟小语种的AI交互式医疗专科数字人,“泌语医谈”智能体目前已能流畅使用中英文、越南语回答专科问题,未来医院还将全面扩展到多个专科病种以及泰语、缅甸语和柬埔寨语等多个东盟国家语言。
这一突破有效解决了东盟国家患者在华就医时的“说不清、听不懂”难题,避免因语言误解导致的医疗风险,更为中国—东盟远程医疗合作提供了语言桥梁。
“泌语医谈”智能体标志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AI+医疗”交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它将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等场景落地,既是践行“数字中国”战略、赋能区域医疗合作的里程碑,更能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无障碍“下沉”与 “出海”。
据介绍,“泌语医谈”不同于普通大语言模型的通用化应用,是聚焦泌尿外科领域临床需求与专业知识体系开发的专科化AI交互式问答系统。其技术架构以Deepseek通用大模型为底层支撑,采用全栈原生态代码开发模式,构建起从算法优化到功能实现的完整技术链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泌语医谈”智能体已经全面接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支持线上问诊、术后随访和健康咨询等功能,能够快速适配医院HIS、PACS等信息系统。同时,该技术也已载入实体机器人,在线下门诊、病房和基层医疗场景中提供专业服务。
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应用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边界得以延伸,不仅顶尖专家的经验和服务能力得以数字化复制,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而且还不受地域限制,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深化AI在医疗质量控制、患者隐私保护和多病种拓展方面的研究,并以“泌语医谈”智能体为起点,推动全院范围的AI智能战略部署,加速AI在更多专科领域的应用突破。(吴华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