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出身于乡野,仅凭一张800万元的“白条”撬动创业资金,缔造了空调行业的传奇。巅峰时期,他曾公开向董明珠发起挑战,豪言要“打造全球最顶尖的空调产品”。
2
如今却因企业亏损高达14亿元、背负逾4000万元债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昔日“空调大王”李兴浩的命运令人唏嘘。
3
这位曾搅动行业风云的企业家,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从辉煌走向沉寂的?
![]()
4
兴起:从草根农民到空调大王
5
李兴浩与空调产业的初次接触,源于家中那台频繁出故障的制冷设备。上世纪八十年代,空调不仅是奢侈品,维修费用更是高昂得令人咋舌。
6
正是这一痛点激发了他的创业灵感——为何不开设一家专门修理空调的小厂?
7
在积累大量维修经验后,他敏锐察觉到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1993年,志高空调正式诞生,开启了属于他的商业征程。
![]()
8
发展:市场危机以及个人信誉
9
1994年,志高空调刚刚实现量产。
10
面对这个来自基层的新对手,以科龙为代表的传统品牌迅速联手,利用自身渠道和成本优势,对志高实施价格围剿。
11
他们希望通过低价倾销挤压其生存空间,逼迫这家初创企业退出赛道。
12
尽管这种降价战术并未为老牌厂商带来实际盈利,反而造成资源内耗,但其打击意图十分明确。
![]()
13
当时志高的产品竞争力尚弱,但李兴浩展现出惊人的决断力。他深谙“无产者无所畏惧”的博弈逻辑。
14
于是果断将主力机型定价压至2980元,几乎是以亏本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15
在那个时代,先入局者才能赢得未来,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突围战。
16
此举成功为志高贴上了“性价比之王”的标签,奠定了“最实惠分体空调”的公众认知。
![]()
17
然而到了1995年末,受持续价格战影响,全年销量仅数千台,公司营收几近归零。
18
前景黯淡之下,原本合作的台湾投资方悄然撤资,并带走核心技术团队,甚至对外宣称志高即将倒闭。
19
这一行为直接导致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连员工薪资都无法按时发放。
![]()
20
在绝境之中,李兴浩没有退缩,而是向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开具了一张价值800万元的延期付款凭证用于融资。
21
凭借过往守信经营的良好口碑,供货商选择继续支持他。
22
最终,在这场信任与勇气的较量中,志高空调挺过了生死线,逐步站稳脚跟,真正走入大众视野。
![]()
23
这两段艰难历程让李兴浩深刻领悟:低价是打开市场的利刃,而诚信则是维系生命的纽带。此后,志高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24
恰逢国家推行“家电下乡”与“节能产品补贴”政策,李兴浩抓住机遇,投入资源研发高效节能机型,并亲自带队深入乡镇市场。
![]()
25
采用地推模式,如街头摆摊、发放宣传册、举办产品体验会等方式,针对不同消费层级推出完整的产品矩阵。
26
更推出了“终身免费维修”的服务承诺,极大增强了用户信任感。
27
同时通过连锁加盟形式引入兴隆维修等第三方服务体系,完善售后网络布局。
![]()
28
依靠扎实的服务保障与极致的价格优势,志高在三四线城市迅速打开局面,形成强大渗透力。
29
2009年,志高空调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李兴浩个人财富跃升至7亿以上人民币。
30
品牌也跻身国内空调行业前四强,紧随格力、美的、海尔之后,成为行业重要力量。
![]()
31
衰落:不断膨胀以致决策错误
32
取得如此成就后,李兴浩野心进一步扩张,誓言带领志高超越格力,冲击世界领先地位。
33
谈及董明珠时,他毫不示弱,放话称要“做出全世界最好的空调”。
![]()
34
可惜的是,此时的他并未专注于主业升级,反而大举进军金融、传媒、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试图打造一个横跨多行业的商业版图。
35
这些跨界布局不仅耗费大量精力,更导致空调核心业务资源被严重稀释,技术投入逐年萎缩。
![]()
36
在品牌塑造上,志高的策略更像是对格力的模仿秀:当格力邀请成龙代言时,志高便不惜重金将其“挖角”;
37
格力打出“掌握核心科技”的口号,志高随即提出“掌握核心智能云核心科技”,试图借势提升形象。
![]()
38
自2011年起,随着国家节能补贴政策逐步退出,空调行业整体进入产能过剩阶段。
39
市场竞争不再局限于价格层面,而是全面转向技术实力、服务质量与产品品质的综合比拼。
![]()
40
在此背景下,格力、美的加大研发投入,海尔强化全场景解决方案,奥克斯则全力转向线上电商渠道。
41
反观志高,直至2013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仍不足1%,创新能力极度匮乏,依旧依赖外购零部件组装生产。
![]()
42
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产品质量频频亮起红灯,噪音超标、电路自燃等问题屡见不鲜,消费者不满情绪持续累积。
43
根据多个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关于志高的反馈主要集中在产品缺陷与售后服务缺失两大方面。
![]()
44
挣扎:垂死挣扎的无奈之举
45
2012年,意识到问题严重的李兴浩选择退居幕后,任命清华大学博士郑祖义为掌舵人,希望推动企业向技术驱动转型。
46
郑祖义提出“云空调”概念,旨在实现手机远程操控与自动报障功能,被视为一次创新尝试。
![]()
47
但在当时智能手机普及率不高、物联网生态尚未成熟的环境下,这项技术显得超前且脱离实际需求,沦为概念炒作。
48
这次转型不仅未能扭转颓势,反而加剧了公众对品牌的质疑,品牌形象加速下滑。
![]()
49
为了重振旗鼓,2015年李兴浩再度出山,喊出“五年内达成千亿营收”的宏大愿景。
50
为此他大刀阔斧改革:裁撤非核心部门,强制推行“全员销售”制度,甚至要求研发人员放下图纸去卖空调。
![]()
51
结果适得其反:为压缩成本,生产环节偷工减料,导致产品质量进一步恶化,安全事故频发;
52
为回笼资金,被迫低价出售土地资产,但仍无法填补巨额亏损黑洞。
![]()
53
2019年,志高空调年度净亏损达14亿元,最终黯然告别港股市场。
54
次年,李兴浩因未履行债务义务,被法院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俗称“老赖”。
55
与此同时,志高公司因多起合同纠纷面临司法清算风险,经营陷入停滞。
![]()
56
进入2023年,李兴浩因涉嫌挪用企业资金被公安机关采取控制措施。虽然案件细节尚未公开,是否牵涉志高仍有待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经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57
曾经那个敢于叫板行业巨头、意气风发的创业者,早已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之中。
![]()
58
结论:志高空调最终黯然落幕
59
低价策略成就了志高的崛起,却也让它长期困于低端定位,忽视了技术研发与品质建设的重要性。
60
李兴浩的一系列刚愎决策使企业发展方向频繁摇摆,多元化扩张分散了核心资源,造成技术空心化,错失电商爆发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更换接班人也未能奏效。
![]()
61
当前空调行业已进入强者主导格局:格力掌握压缩机核心技术,美的布局智慧家居生态系统,小米凭借生态链实现跨界打击。
62
对于失去根基、品牌受损的志高而言,想要重返舞台中央,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从格力挖走成龙的志高空调 沦落到卖地求生》
http://www.ce.cn/cysc/zgjd/kx/201907/03/t20190703_32507552.shtml
![]()
【2】央视网——《志高空调败笔连连 忽悠术让消费者伤不起》
http://jingji.cntv.cn/2012/08/14/ARTI1344907794659995.shtm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