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新共筑绿色发展基石 携手深化新城新区建设——2025中新绿色发展论坛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举办

0
分享至

9月18日,2025中新绿色发展论坛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成功举办。300多位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政府部门、绿色低碳相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以“中新共筑绿色发展基石 携手深化新城新区建设”为主题,共同探讨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论坛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承办。

创新突破 推介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建设新进展

此次论坛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元,包括场外巡展、成果推介、项目签约和主旨演讲等环节。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新城新区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成就展,展览集中展示了中新两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全国新城新区建设情况、新加坡2030绿色发展蓝图、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成就以及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案例。

在中新绿色发展建设成果展示环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介绍了中国40多年新城新区建设成就。据了解,截至2024年,中国新城新区数量约3900个,建成区总规模约3万平方千米,涵盖了工业园区型、综合新城型、特色功能型等各种类型。王凯表示:“中国的新城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空间现象,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结果”,“中国近四十年来的新城新区建设实践,为后发国家探索出一条一穷二白基础上的可行发展路径,也为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全球新城新区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随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詹道松介绍了新加坡2030绿色发展蓝图。发展蓝图包括大自然中的城市、可持续生活、能源重置、绿色经济、具韧性未来五方面的内容,旨在未来十年为新加坡各部门制定前瞻且具体的绿色发展长期目标。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2024年8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为生态城新十年高质量发展锚定新坐标。论坛上,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主任王国良推介了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最新建设成果。王国良表示:“生态城锚定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建设目标,统筹推进绿色低碳经济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等6大版块、247项落实举措为抓手,全力推动产业、生态、智慧、开放、活力‘五位一体’跃升,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2%。”

2024年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营业务的中央企业。目前,集团共有11家子公司,其中5家子公司注册在天津,绿色科技研究院落户生态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深挖城市矿山、守护绿水青山”的核心理念与生态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一致。据了解,绿色科技研究院已对接国内外30多家高水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储备近100项先进技术成果,初步形成各业务领域技术图谱。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建春重点介绍了循环经济助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建设的相关内容。他表示,中国资环将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在业务布局上对接生态城建设需要,共建绿色科技研究院,导入前沿技术、拓宽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孵化,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深度合作 落地多项绿色成果

论坛期间,中新双方达成多项重要合作成果。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示范中心(新加坡)正式揭牌成立,国际建筑绿色低碳科技合作联盟和中新文旅教育产业合作联盟同步启动。

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示范中心(新加坡)由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加坡CPG集团共同组建,国创中心国际示范中心将依托新加坡的区位优势和国际资源网络,聚焦世界建筑绿色低碳前沿发展技术,打造辐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连接全球的绿色低碳技术转化与示范平台。

国际建筑绿色低碳科技合作联盟由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新加坡CPG集团、新科大生态城科创中心等23家国内外知名院校、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汇聚全球建筑产业链的各类创新主体,促进成员间的自愿协作、科学技术交流、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联盟将围绕设计方法数智化、建筑能源零碳化、绿色建材低碳化、建筑运维智慧化、碳排数据体系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六大技术研发方向,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协同攻关,推动国际标准互认,深化全球产业协作,融通高水平人才交流。

中新文旅教育产业合作联盟由国家海洋博物馆、滨城海洋文旅公司、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教育促进会、新科大生态城科创中心等中新两地16家企业机构组成。联盟将聚焦文旅创新互通、教育交流合作等领域,打造国际化合作平台,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开展常态化交流互鉴。

多域牵手 达成多项战略合作

在签约环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生态城管委会与各方携手,共同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为生态城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赋能。签约内容涵盖经济走廊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港产城高质量融合、文化教育交流等多个领域,为中新双方未来的务实合作奠定了基础。

为深化中国天津与新加坡在经贸、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合作,天津市商务局、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签署共建中新双向经济走廊合作谅解备忘录。一方面,三方将共同优化企业双向投资服务,支持新加坡企业在滨海新区投资落户以及天津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三方将聚焦节能降碳、绿色能源技术、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遴选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项目入库,构建三方优先关注与支持的国际低碳项目库。此外,在深化重点产业领域交流合作方面,三方将依托中新绿色发展论坛、新加坡-天津经贸理事会、新加坡世界城市峰会等平台,支持各国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经验共享。

为打造优质的国际化法治营商环境,天津市律师协会与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通过联合筹办国际仲裁活动、开展针对性培训,系统吸收新加坡在能源、基建争议解决领域的专业经验,特别是在平衡投资者合理期待与环境规制权方面的成熟实践,构建“技术创新+法治保障”的产业发展生态,为天津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法治合作标杆奠定基础,更为“双碳”目标下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服务实体经济树立典范。

论坛上,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与生态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总结推广生态城在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扩大生态城国际影响力。双方将共建、共享优质师资智库,合作开展相关党政干部、住建系统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并通过多领域、多方面的科研合作,实现生态城示范技术的转化推广和新技术的联合研究示范。

为推动更多绿色产业优质项目在生态城汇聚,生态城管委会、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机电商会将充分发挥机电产业资源优势,鼓励会员企业借助生态城平台拓展东南亚市场。生态城管委会、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将根据会员企业需求,聚焦绿色技术等领域,对接产业链资源,为机电商会成员企业提供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并鼓励企业参与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建设。

文化旅游是生态城的主导产业,论坛上,生态城管委会、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天津美术学院与新加坡艺术大学南洋艺术学院签署中新艺术院校战略合作备忘录,深化中新文化艺术产学研融合。新加坡艺术大学南洋艺术学院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学府。此次合作,四方将依托天津美术学院及新加坡艺术大学南洋艺术学院学科特色,共同打造新加坡-天津艺术交流平台,促进艺术领域互学互鉴;并协同营造生态城创意空间,打造具备艺术普及、生态可持续以及中新文化融合特色的城市景观;同时,支持学生在生态城将创新项目商业化,促进生态城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此外,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天津滨城海洋文旅公司、生态城投资控股集团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三方在青少年研学项目和文旅项目运营方面的交流合作。

共谋良策 展望绿色发展新未来

本次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副校长戴礼翔、中国中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赵中宇和企业代表,聚焦绿色发展,进行多维度探讨和深度交流,并提出前瞻性建议。

崔愷就创新绿色建筑新美学,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如何通过创新化、轻量化、有机化、融合化实现绿色建筑低碳与美学融合发展的路径,他认为:绿色建筑应该营造人类诗意栖居的空间未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创造绿色生活之美。

戴礼翔就建筑环境的人工智能设计和应用发表个人观点。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建筑行业转型提供了黄金机遇,借助智能数据收集、设计预测、可行性验证等具体应用,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施工和设施管理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赵中宇全面介绍了“好房子”政策的目标和要求,通过需求调研、专业解读,进而形成了“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五好集成的技术措施,系统地诠释了“好房子”全要素、全专业、全阶段的营造体系。

本次论坛汇聚了丰富智慧,诚邀与会嘉宾共谋绿色发展良策,为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提供助力。下一步,生态城将持续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宜居韧性城市建设,扎实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实施方案指标任务落地,努力扛起全市“绿创”大旗。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 保燕 未卓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网
网站及本账号运营主体为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357163文章数 3907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