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全国科普月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一场融合科学、自然与人文的盛会——“循院士之迹,悟科学之道,感自然之韵”《之江院士成长之路》读书分享会在杭州植物园植物资源馆举行。本次活动由杭州市科协指导,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协、杭州植物园、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30余名科技工作者与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涛致辞。
院士路:触摸科学家的“星光印记”
活动伊始,与会代表漫步于杭州植物园水生植物区内的“院士路”。这条长300米的“科学星光大道”,自2020年落成以来,已汇聚潘云鹤、叶培建、徐匡迪等81位两院院士的铜制手模立座。每一座手模均由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精心打造,形似翻开的书本,镌刻着院士姓名与二维码链接,诉说着他们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这条“科学星光大道”已成为杭州市科学家精神教育的重要地标。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协、杭州植物园通过“实践+文化+科技”多元模式,将科学家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成立了“院士路护路队”,组织院士路护路活动;邀请潘德炉、任其龙、冯长根等院士专家来到杭州植物园开展主题报告、“大手拉小手”面对面座谈、科学考察等丰富的活动。
丛书对谈:揭秘院士成长背后的家国情怀
读书分享会上,《之江院士成长之路》丛书执行主编司马一民、浙江教育出版社丛书项目负责人韦春明及作者潘卓盈对谈,揭开了丛书背后的动人故事。
该丛书分为《钱江潮涌》《明州俊杰》《贡院启航》《求是菁华》四册,讲述了百位院士的成长奋斗故事,如冯泽芳院士在抗战烽火中保存棉种、斯行健院士奠基中国古植物学体系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以“小故事”折射“大精神”。
在读书分享会上,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院士故事的深度互动成为亮点。青年代表深受院士们求知探索的科学家精神和爱国情怀所感动,表示要向他们学习,踏实做好科研工作,勇攀科学高峰。
杭州植物园副书记、副园长蒋应明向分享嘉宾赠送《杭州外来树种引种与评估》书籍,这本书由杭州植物园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和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共同完成,寓意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院士路不仅是杭州的科技地标,更是青少年研学的活教材。孩子们通过擦拭手模、浇灌“科学树”,在行动中感悟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之江院士成长之路》丛书如同一把火炬,照亮了科学家的来时路,也点燃了新一代的追梦心。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读书分享,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院士路上,在书页之间,科学家的初心与青年的梦想正碰撞出璀璨火花。未来杭州植物园将继续依托院士路,推出科学家精神主题研学、校园巡讲、线上科学公开课等项目,让科学家精神从“一条路”辐射至“一座城”。
来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协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王陆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