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正迎来人才与学生涌入的澎湃浪潮,租赁需求空前旺盛。
到底有多旺?
高力国际预测香港学生宿位短缺将于2028年达到12万个,仲量联行表示香港政府人才计划吸引的高端人才中,70%选择租赁私人住宅,预计2023-2027年每年将新增1.2万套租赁需求。
然而,这片看似遍地黄金的市场,却暗藏着跨境资金、政策合规与本土文化的重重“雷区”。当内地企业携资本与雄心南下,试图分羹这片热土时,它们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市场机遇,更是一场关于规则、适应与生存的严峻考验。是成功掘金,还是折戟沉沙?关键在于能否闯过那看不见的“三重门”。
仲量联行:香港高端人才70%选择租房
9月16日,仲量联行发布《香港住宅销售市场综述》显示,香港政府人才计划吸引的高端人才中,70%选择租赁私人住宅,预计2023-2027年每年将新增1.2万套租赁需求。据了解,目前租赁需求主要集中于A类(实用面积≤40平方米)及B类(40-70平方米)单位。
数据显示,2022-2024年香港人才计划获批申请量从3.86万宗增至13.8万宗,其中2023年推出的“高才通”计划占2024年获批总量30%。目前64%获批人才已抵港,平均每位持证人携带0.9名受养人,且首批高才通续签率达54%。
仲量联行指出,2022-2024年A、B类单位年均净吸纳量达1.38万套,与新增租赁需求基本匹配。但调查显示仅13%高才选择置业,主因内地买家占比达95%,跨境资金转移受限形成主要阻碍。
该行建议优化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包括设立快速审批通道、实施分级投资限额及启动大湾区试点。研究部钟楚如强调,政策松绑既可释放内地买家潜力,亦有助于缓解本地楼市库存压力。
高力报告:香港学生宿位短缺将达12万个
高力发布报告预测香港学生宿位短缺将于2028年达到12万个,此需求缺口推动第三季度投资市场录得9宗全幢酒店及住宅交易,涉及金额逾30亿港元。
报告揭示香港教育生态存在结构性短板:目前仅8所直资及私立学校提供2100个非强制性寄宿名额,而2024/25学年非本地学生住宿供需缺口已达4.39万个。土地资源紧缺与政策限制加剧矛盾,北部都会区大学城等长期项目受制于土地收归及基建滞后。
高力提出三项核心策略应对危机。
首先建议加速寄宿学校建设,高力香港资本市场主管翟聪指出,政府需制定监管框架并通过规划优惠吸引私人投资;其次推动闲置商业资产活化,估价部主管邝伟贤透露"城中学舍计划"已打开核心地段改造空间,建议进一步放宽工业大厦改建限制;第三聚焦洪水桥发展,研究部主管李婉茵强调该区域具备邻近市区的基建优势,可率先改划工业用地为教育用途。
市场反应方面,投资者正积极收购酒店及住宅物业进行改造。据了解,第三季度大宗交易包括尖沙咀宝勒巷全幢酒店以7.8亿港元易手,以及铜锣湾礼顿道服务式住宅项目以5.2亿港元成交。
内地企业如何应对挑战
内地企业想要开拓香港租房市场,确实能看到不少机会,但挑战也不少,比如政策与监管、法律与合规、市场与经营、社会与文化等风险。
2025年7月,《简朴房条例草案》已在立法会首读,预计2026年3月生效。其中有一条,非法出租劣质劏房最高可罚款30万港元及监禁3年。此外,现行的《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租管条例)虽然已生效,但执法和监管力度未来很可能加强。
香港对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卫生等有严格的规定。物业若存在结构安全隐患、消防设施不达标(如逃生通道堵塞、灭火器缺失)、卫生条件差(如排水系统故障、虫患)等问题,不仅会招致监管处罚,也会严重影响企业声誉。
香港租赁市场本身已非常成熟,地产代理商、中介机构、酒店式服务公寓、各类业主盘源林立。内地企业若缺乏本地经验和人脉,难以获取优质、性价比高的房源,也可能难以吸引除内地新来港人士以外的本地租客。
此外,高昂的租金成本、激烈的市场竞争、跨境服务差异、独特的用户需求等等,都会成为掘金香港市场的多个“雷区”。
如果内地企业要开拓香港租房市场,以下几点可能需要关注。
第一,深入调研,合规先行。
投资前务必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和法律咨询,彻底吃透香港的《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消防条例》、《建筑物条例》等相关法规。确保所有业务操作,从物业选择、改装到租赁合同签订,都严格合规。
第二,寻求本地合作,借力打力。
考虑与香港本地的信誉良好的地产代理商、物业管理公司或律师事务所合作。他们熟悉本地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和人脉网络,可以帮助企业更快落地,规避一些潜在风险。
第三,差异化定位,品质取胜,避免陷入低质低价竞争。
可以专注于为特定人群(如内地来港人才、学生)提供高品质、标准化、有保障的租赁产品。例如,提供合规改装、设施齐全、服务响应及时的长租公寓或合租单元,消除租客对“劏房”乱象的担忧。
第四,精细化运营,控制成本。
香港运营成本高,必须精打细算。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优化人员配置,在装修和物料采购上追求性价比,以应对高昂的租金压力。
对内地企业而言,香港掘金绝非简单的资本游戏,而是一场对专业能力、本地智慧与长期主义的深度考验。那些能真正尊重本地规则、洞察用户需求、并将社会责任内化为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的迷雾,不仅赢得市场,更赢得尊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