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7惊艳亮相,长久以来被业界诟病挤牙膏的苹果,这次终于扬眉吐气。
尤其是iPhone Air,靠极致轻薄,赢得了用户和媒体一致好评,很多人激动地说,乔布斯风格的苹果又回来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iPhone 17系列更新,表面上是苹果独步武林,厚积薄发,实际上苹果是手机皇冠上的明珠,它的耀眼,来自于手机行业的技术突飞,也有供应链底层工程的猛进。
iPhone Air,最薄处仅5.5mm,受超薄机身限制,iPhone 17 Air电池不到4000mAh,但支持35W快充,仅支持eSIM,取消了物理SIM卡槽。
这个苹果历史最薄的机型,是怎么诞生的?
这背后,既有苹果代工厂富士康在制造工艺的进步,也离不开供应商挖空心思的配合。
做薄不等于砍电池。是“材料更强、零件更少、芯片更省、排布更聪明、散热更有效、玻璃更耐用、组装更精密”的系统工程。
主板更小,芯片高度集成,机身更薄、更凉、更稳;
屏幕更薄,OLED 叠层和驱动优化,边框窄、亮度高、续航不掉;
玻璃材料厂,新配方盖板和抗反射镀膜,强度上来、厚度下去;
金属结构件,钛合金原料与精密加工设备迭代,薄壁也能过强度测试。
富士康的整机装配,贴合、点胶、校准、测试全流程更精密,多地量产分散风险。
我们都知道,iPhone不光是外观光鲜亮丽,其内部的芯片,也是碾压式存在。
每年台积电最新的芯片技术,苹果都会率先运用。
iPhone 17系列芯片,全部使用台积电代工。
A19 基于“第三代 3nm”,意味着台积电 3nm 家族的良率、功耗、成本三角进一步优化;苹果继续把最新稳定结点“优先”留给 A 系列。
A19 的实力,不是“赌”2nm 的第一口螃蟹,而是吃干抹净 N3P 的成熟红利。
N3P 是 N3 家族的性能加强版,在 3nm 把性能再拧一把,把最后一代3纳米给吃干抹净,给 A19 带来更高频与更稳功耗的“平台红利”,这也是为何 A19 Pro 的单核和图形成绩能在同功耗下继续爬坡的底层原因之一。
作为台积电占比四分之一以上的最大客户,苹果能够最先享受台积电的领先技术、产能,这也是苹果能够领先一众安卓机的秘诀。
苹果之所以屹立多年而不倒,绝不是因为苹果自己的创新能力,而是苹果辛苦培育多年的成熟供应链、代工厂、销售渠道,集体发力。
苹果背后,是几十万家供应链工厂集体智慧,是数以百万计中国熟练工人的辛勤汗水。
最先进的配件、最熟练的工人,都优先给苹果挑选,苹果技术碾压安卓,也在情理之中。
iPhone 17 系列,表面看是“更亮的屏、更耐刮的玻璃、更稳的性能”,实质是:先进制程优先权 + 自研关键芯片+ 材料与结构件创新 + 多源供给 + 制造本土化 同时落地。苹果把复杂供应链做成了“可感知体验”包括续航、发热、稳定性、耐用性,这正是它的产业链护城河。
苹果拥有的不光是品牌护城河,它同时还拥有技术护城河、组织护城河和地理护城河。
供应链的议价权,集中在苹果手中:入围门槛从“规格”升级为“工程化与良率能力”。
而反观安卓阵营,单点追上亮度、快充,乃至影像上不难,但要复刻“持续性能+量产确定性”的组合,难度显著更高。
iPhone 17的发布,再次证明了,苹果不是产业链独狼,也不是在软硬件一体的围墙里吃独食,而是上下游喂养出来的庞然大物,供应链的千军万马组成的钢铁长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