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万得基金)
投资市场的陷阱往往披着“高回报”、“稳赚”的华丽外衣。本指南旨在为您擦亮双眼,揭示这些陷阱的常见特征和规避方法。
一、识破骗局——这些“坑”万不可踩
(1)“保本保收益”的诱惑
坑的特征:任何以“稳赚不赔”、“100%保本”、“高额返息”为噱头的投资,尤其是在合同之外的口头承诺。根据监管规定,除存款类产品外,任何投资理财产品均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避坑法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听到这类话术,立即将其视为诈骗信号,果断远离。
(2)“庞氏骗局”与“资金盘”
坑的特征:没有真实的投资项目,纯粹依靠后来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收益。通常伴有“拉人头返利”的传销模式。一旦没有新的资金流入,骗局瞬间崩塌。
避坑法则:看不懂的盈利模式就是没有模式。如果一个投资说不清钱的具体去向和赚钱逻辑,只强调“躺赚”和“推广奖励”,100%是骗局。
二、规避风险——这些“坑”需万分谨慎
(1)错配风险——“买了个寂寞”
坑的特征:盲目追求高收益,购买了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例如,一个稳健型投资者,被销售人员忽悠,全部买入高波动的股票型私募基金。
避坑法则:了解你自己。认真做风险测评,诚实面对自己的风险偏好。
(2)信息不透明——“不知道买的是啥”
坑的特征:销售人员吹得天花乱坠,但合同条款复杂难懂,底层资产模糊不清(如某些非标资产、艺术品、影视投资等)。
避坑法则:不投资你不懂的东西。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要求销售人员用大白话解释清楚资金投向、风险点和费用结构。否则,宁愿不投。
三、避坑行动清单——投资前必做功课
(1)核实资质:在中国,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查询私募机构备案信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银行、保险牌照。确保机构和销售人员“持证上岗”。
(2)抵制诱惑:对远超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如国债利率)的回报承诺保持高度警惕。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守护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规避陷阱,比寻找机会更重要。理性决策,是您最可靠的护身符。
来源:天弘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