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在定性目标方面,将以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等沿线地区为发展重点,协同联动曲靖市、大理州等州(市),逐步延伸至昭通市、楚雄州等地,把中老铁路打造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样板。
昆明:
打造“辐射中心 开放春城”
随着中老铁路由通及畅,昆明市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引领区?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蒋洪昊表示,近年来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辐射中心 开放春城”。
2022年昆明托管磨憨以来,首创省会城市托管边境口岸模式,推动磨憨向国际口岸城市跃升。固定资产投资额超131.6亿元,是托管之前6年的21倍,磨憨成为我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今年5月《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实施,更为合作区发展提供立法保障,目前磨憨已成为昆明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和中老铁路特色产业带的“重要枢纽”。
“澜湄快线”品牌效应持续扩大,开通沪滇、云贵、湘滇、粤滇等国际货运班列,辐射国内31个省(区、市)和19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中欧班列昆明集结中心,助力中老铁路运输与中欧班列运输衔接。提速建设“双核两翼”昆明国际陆港,推进现代物流产业链强链补链,今年上半年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1391亿元,同比增长9.7%。
目前,昆明市逐步形成了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值占全省39%、50%、6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收占全省90%以上。同时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智能算力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新高地。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4%,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增速稳步提升。
举全市之力打造的磨憨—磨丁合作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截至今年上半年,共计落地59个项目。建立中老铁路城市联盟,加强城市间合作与交流,成功举办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会议、中泰经贸对接会等活动。今年1—7月,全市进出口额达990亿元,占全省64.6%,开放型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玉溪:
确立“国字号”物流枢纽平台优势
中老铁路建成运营使玉溪区位和交通优势得以充分凸显,玉溪正在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并借此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铁路经济。
当前,“国字号”物流枢纽平台优势进一步确立。2023年8月,玉溪被列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2025年1月,玉溪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6月被列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为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目前计划建设项目42个、总投资108.8亿元,枢纽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玉溪已建成泛亚铁路中线与泛亚铁路东线交会的骨干铁路网,配套建成研和、化念、元江等专业化物流园。中老铁路开通至今,境内铁路货运量累计突破5000万吨;2025年1—8月累计到发981.92万吨,同比增长7.4%。
2024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144.1亿元,同比增长11.2%;物流业总收入718.9亿元,同比增长10.1%。同时,物流企业达1200余户,其中国家A级物流企业15户,数量居全省第3位。
重点做优“进出口”两篇文章。在出口端,聚焦生物医药、高原特色蔬菜、优质花卉等优势产品,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在进口端,重点加大替代种植农产品、金属矿、天然橡胶等资源性产品进口。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达55.36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排在全省第2位;其中,老挝已成为玉溪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
普洱:
向“产业经济”转型
中老铁路开通以来,普洱市将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居全省第2位,中老铁路普洱段到发游客和货物量快速增长。
在新一轮三年行动中,普洱市将继续在沿线产业开发、产业园区建设、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具有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绍武提到,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普洱将以省级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普洱比较优势,在中老铁路沿线重点布局和培育林板家居、林浆纸、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
加强跨县(区)、跨园区资源整合,探索“飞地经济”等合作模式,促进优势产业集约化发展。依托孟连、江城、澜沧等6个省级园区培育外向型产业,不断提升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孟连口岸转新开放、勐康口岸功能提升、龙富口岸项目建设,促进中老铁路与口岸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大宗货物“境外运输+口岸通道+中老铁路”多式联运跨境物流体系。力争到202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西双版纳:
让“钢铁丝路”焕发黄金活力
新一轮《三年行动》发布以来,西双版纳州将持续以中老铁路为主轴,描绘一幅“枢纽更畅、产业更兴、创新更强、民心更亲”的时代画卷,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常委、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徐健斌表示,“我们将以中老铁路为核心,推动其与公路、水运、航空高效衔接,打造内外联通的立体枢纽。”据悉,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四期改扩建完成之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250万人次。关累港升级为国家级口岸,全面恢复口岸客运功能,国际河流客运航线即将开通运营,中国境内水域满足四级通航标准,“澜湄黄金水道”将与中老铁路形成联动。到2027年,西双版纳州“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式联运体系持续巩固,每一位旅客都能轻松抵达,每一件货物都能高效流通,真正实现“人畅其游,物畅其流”。
提速“产业带”,让“铁路经济走廊”引擎轰鸣。西双版纳沿“一江两线”布局,以澜沧江为发展轴,以中老铁路(昆曼大通道)沿线、边境口岸沿线综合开发为双轮驱动,培育文旅康养旅居、特色农业及加工、天然橡胶、普洱茶4个千亿元级产业和进出口贸易加工、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绿色能源、数字经济、林产业6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同时,用心经营“旅居云南”品牌,立足“世界旅游名城”定位,建成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好房子”,让“旅居”变成“定居”,把“客人”变为“家人”。今年上半年,西双版纳州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均实现双增长。
此外,西双版纳将持续实施“留学西双版纳”计划,办好国门医院,落实好240小时过境免签和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西双版纳144小时免签等政策,持续创作推出一批中老铁路文学艺术作品,办好泼水节、“澜·湄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等国际盛会。
开屏新闻记者 孙江荭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