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9.9万,保你百万业绩”——这句承诺曾让云南昭通的杜女士心动不已。如今,她却成了“被割的韭菜”,在维权路上艰难跋涉。这场以“保底业绩”为诱饵的加盟骗局,正撕开美容行业加盟乱象的冰山一角。
据《大参考》报道,2023年6月,杜女士自述在广州美盛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培训会上,被“两天一晚”的课程洗了脑。现场有“托”现身说法,声称加盟后业绩暴增;讲师更拍着胸脯保证:“员工招不到?我们帮你招!业绩做不出?我们帮你做!”她签下《美胜美联营服务协议》,交了9.98万元服务费,期待着百万业绩的“泼天富贵”。结果呢?所谓“老师”四次下店拓客,带来200人做“100元8个项目”的低价体验,杜女士倒贴几万块,却一分钱业绩都没做成。
山东的马女士同样栽了跟头。她被一则短视频吸引,参加广州宏胜美营销顾问有限公司的培训会,交了19.98万元,承诺做280万业绩,三个月回本30-80万。结果呢?“他们拿走服务费,产品、员工工资全是我出,最后一分业绩没做出来。”
值得关注的是,杜女士和马女士都表示,两家公司名称不同,幕后老板却是同一人。她们发现,这伙人“每场活动换家公司”,会务人员、托都是同一批人,套路始终如一:用“保底业绩”画饼,签下含“未达标按比例退款”条款的合同,下店拓客时靠低价引流消耗加盟商成本,最终以“协商退款”拖延或拒不履行。比如杜女士交的9.9万元,只能退2万元,还要分期到12个月。而马女士的交的20万元,退款只能退3万元。
维权之路更是步履维艰。面对杜女士、马女士等人以“诈骗”为名的报案,警方大多以“属于合同纠纷”为由不予立案,转而建议她们通过仲裁途径解决。仲裁后对方要么“没钱”,要么提出“退3万分12期”的拖延方案,最终往往血本无归。正如报道评论所言:“一跑路就可能涉嫌合同诈骗,不跑路可能就是合同纠纷。对这种套路面临的法律责任,他们摸得门儿清。”
企查查数据显示,广州美盛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已于今年3月更名为广州毹鹬科技有限公司,其股东藏爱军通过广州袤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该公司100%股权。该公司涉及多起合同纠纷案件,且均作为被告方。
广州弘盛美营销顾问有限公司的股东分别为持股99%的刘军和持股1%的李晓冰。该公司同样涉及1起合同纠纷案件及1起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案件,在两案中亦均为被告。
不过从法律关系上来看,并无直接联系。
在清扬君看来,这是一场看似常见、却屡屡有人中招的“精准骗局”。其背后暴露的,是美容行业加盟模式长期存在的深层乱象。一方面,多数加盟商是个体创业者,法律意识薄弱,风险防范能力不足,极易被“保底百万业绩”这类充满诱惑的虚假承诺所吸引;另一方面,不法企业则刻意利用合同条款的模糊性和所谓“联营”外衣,将本质上的诈骗行为伪装成民事合同纠纷,以此规避刑事责任,让受害业主维权艰难。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换壳重生”的套路,因为法律滞后等原因,让受害者难以追查真正幕后黑手,也让监管部门难以形成有效打击。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总有人相信“躺赚”的神话。当“9.9万换百万业绩”的承诺摆在面前时,很多人都会忘记多问几句:他们凭什么能保证业绩?成本谁来承担?退款条款是否真的可执行?如果那么赚钱,为何他们都不自己直营?毕竟,在商业世界里,没有“保底”的馅饼,只有“保坑”的陷阱。
目前,多地受害者已报警并推动立案,但调查进度缓慢。清扬君期待警方能穿透“合同纠纷”的表象,深挖背后的“诈骗”链条;也呼吁监管部门加强美容加盟行业的规范整治,堵住“换壳重生”的漏洞。对于加盟商而言,与其相信“保底神话”,不如先算清“成本账”——毕竟,赔进去的不仅是钱,还有对行业的信任。
图源:《大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