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检察出品
说法
正值网络安全宣传周之际,守护网络空间安全、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当前“互联网+”时代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数字化便利惠及千家万户,但电信诈骗、信息泄露、恶意软件滥用等问题也随之滋生,威胁群众合法权益与网络空间安全秩序。
近日,仓山区检察院依法起诉一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揭开邮箱破解黑产运作链条,为公众敲响网络安全警钟。
该案中,杨某、刘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结识一名代号为“MK”的网友,在交流中得知可通过软件暴力破解电子邮箱密码,破解后的电子邮箱既能直接出售牟利,也可通过群发邮件为网赌、电诈等灰黑产业引流赚取报酬。为此,杨某、刘某二人为赚取非法利益,雇佣王某实施犯罪,由刘某联系买家、破解电子邮箱,杨某、王某二人操控破解后的电子邮箱账号,并按照灰黑产业买家要求向外群发邮件信息。
该团伙先后租借某连锁酒店、某鞋业有限公司等场所,架设电脑、租赁远程服务器并非法破解邮箱账户密码,利用破解的电子邮箱群发电诈、网赌等引流邮件,收取虚拟货币进行交易。经统计,该犯罪团伙暴力破解邮箱达数百个,其中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邮箱,杨某、刘某通过该方式获利5万余元。
从该案的邮箱破解到群发邮件的发酵机制看,该团伙的犯罪模式具有明显的“衍生性”风险。犯罪分子通过破解来的邮箱发送包括网赌、电诈等灰黑产业的信息,一方面借助邮箱的社交属性和公信力降低公众警惕性,隐蔽性极强;另一方面,此类信息的受众覆盖面广,很容易成为新犯罪链条孕育的“温床”,衍生出电信诈骗、金融犯罪等,对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多重威胁。
本案中的杨某等人之所以能够顺利破解大量邮箱,在于他们主要针对两类密码实施攻击:一类是“连号”“简单”的弱密码,如“123456”“a123456”“654321”等;另一类是“通配符式”密码,即用户习惯以邮箱账号的部分内容搭配简单字符作为密码,例如针对“abcdefg@qq.com”这类邮箱,常使用“abcdefg123456”“abcdefgabc”等组合,这类密码极易被破解软件批量识别。更值得警惕的是,该团伙破解邮箱的单次群发可覆盖数万邮箱,呈几何级传播,危害范围广。
上述人员目前已被仓山区检察院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依法起诉至法院。仓山区检察院将继续保持对此类案件打击的高压态势,建立“依法办案、法律监督和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对信息网络安全监管力度。同时,将加强与网信、工信、公安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加强办案协作和治理协同,凝聚依法治网的多方合力。
策划丨吴昌峰 许青青
素材丨陈建华
编辑丨卓盈盈 郑云龙
关注我们查看最新动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