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在台协会(AIT)又整出事儿了,公开抛出了“台湾地位还没确定”这样的一套说法。美国国务院呢,也不闲着,赶紧跟着附和,给这种说法撑腰打气。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美国还在玩它那套长期以来的模糊策略,可实际上呢,这恰恰把华盛顿在战略收缩大环境下的那种战略焦虑给暴露出来了。
美国这种做法挺矛盾的,一边用那种模棱两可的话来试探咱们的底线,一边又赶紧出来解释,说这些话不能当成支持“台独”的依据。这其实就暴露了,面对中国不断强大起来的现实,美国心里也挺纠结的,既想在这个地区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又不想因为这事儿付出太大的战略代价,真是左右为难啊。
从历史与国际法看,美方所谓“地位未定”的论调根本站不住脚。《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早已明确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的法律义务,而1952年《中日和约》更是以双边条约形式确认了这一安排。就连国民党方面也罕见地站出来驳斥AIT,指出台湾主权归属中国“毫无疑义”。美方之所以坚持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表述,实质是试图在法理层面保留干预空间,这么做其实是在给以后有可能进行的政策变动提前做铺垫、留余地。
现在美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的策略,明显呈现出“两条路一起走”的特点。一边呢,因为国防战略往美国本土收缩,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实际能投送过去的力量受到了限制,在面对国防战略向本土收缩导致的西太平洋实际投送能力瓶颈,以及不愿放弃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战略考量下,美国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
在这种背景下,“口头挺台”成为其成本最低的干预手段——既可通过政治表态来安抚国内鹰派势力,又能以“战略模糊”维持对华博弈筹码。正如前共和党亚太主席方恩格所言,美方虽维持“未定论”表述,却绝不会轻易为“台独”开出法理背书,这种精算充分暴露了其策略的工具性本质。
然而,这种精于算计的模糊策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军事实力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台海地区的战略力量对比和以前比起来,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解放军经常开展环岛巡航,作战体系也越来越完善,能力相当成熟了,而且对那些想从外部来干预的势力,也有了很强的阻止能力。这么一来,美国一直以来用的那种“模糊策略”,现在越来越不好使啦。一旦台海发生冲突,美国能否有效实施军事干预已存在巨大疑问——这正是其一方面口头“拱火”,另一方面又急于“澄清”的深层原因。
对于中国而言,应对之道在于保持战略定力与战术敏锐的统一。首先,必须继续强化军事斗争准备,通过持续展示军事实力,彻底打破“台独”势力对外部干预的幻想。其次,要在外交和法律层面持续揭露美方策略的矛盾性与虚伪性,削弱其话语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得想办法让两岸关系换个发展模式,从以前那种主要盯着“别出危机、管好危机”的状态,升级成“一起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局面。通过让两岸在经济、社会这些方面深度交流、紧密合作,从根儿上把“台独”势力存在的环境给破坏掉,让他们没地方生根发芽。
纵观历史,任何大国崛起过程中都难免遭遇外部势力的阻挠与干预。但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永远是实力的此消彼长与意志的坚定程度。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进退失据,恰恰反映了其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战略困局:既想维持霸权地位,又不愿付出相应代价;既想打“台湾牌”,又害怕引火烧身。这种矛盾心态注定其策略难以持续。
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必将遵循历史发展的大逻辑。无论外部势力如何玩弄文字游戏或战略模糊,都无法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也无法阻挡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对于美国来说,认清时代潮流,放弃零和思维,才是符合其长远利益的选择。继续在台湾问题上“走钢丝”,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战略被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