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市场的总营收达到了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0.16%,净利润为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54%。超四分之三的公司实现盈利,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尤其是在科创板的带动下,硬科技板块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6月20日至9月9日,科创50指数上涨了29%,明显跑赢沪深300指数15%的涨幅。
科创企业正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引擎,推动市场走向更加健康的增长轨道。
比如寒武纪-U,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倍,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成立以来首次盈利。股价一度突破千元,成为继贵州茅台之后的第二只千元股。
![]()
另外,中芯国际作为国内芯片制造的领军者,在同一期间股价上涨了41%,也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涌入。
光模块行业的三大公司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也在这波行情中表现抢眼。新易盛上半年营收增长了2.82倍,净利润激增3.56倍。
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分别实现了37%和58%的营收增长。它们的出色表现,使得投资者更加看好这一板块。
高景气赛道如半导体、创新药、高端制造等领域,成为资金持续流入的方向。科创板仅占A股11%的数量,但在涨幅前100名中占比达24%,高价股前100中占比更是45%。
![]()
医药板块同样有突破。赛诺医疗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3倍,其神经介入耗材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还拿下了73张海外注册证。
但市场也并非没有波动。8月中旬,上证指数从高点回调约5%,但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8月新开户数为265.03万户,环比增长逾三成,同比大增165%。资金并没有离场,而是在波动中寻找优质股权。
![]()
这种背景下,一种被称为“哑铃型配置”的策略开始流行,即“高景气科技+高股息防御”的资产结构。
它既能抓住科技成长股的上行机会,也能在波动中用高分红资产稳住情绪。2025年上半年,A股现金分红总额高达6497亿元,显示出企业对股东回报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整体来看,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展现出了科技行业的强大动能。从硬科技到创新药,再到半导体和新能源车,各大科技板块的优质企业正吸引着大量资金的涌入。
![]()
虽然短期内市场会有波动,但长期来看,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的改革将共同推动A股市场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这对投资者来说,是把握科技行业的机会,选择具有潜力的科技龙头,将是未来几年资本市场的主要投资策略。
随着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未来A股将更加注重科技股的投资价值,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一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