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最终是被赵高给霍霍没的。那么,问题来了,知人善用的秦始皇,为什么没有防范赵高呢?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可能我们很多人都被影视剧给带偏了。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赵高虽然担任中车府令,但其实这个官职并没有多大权利,差不多类似现代的“领导的司机”。因此,作为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会担心这么“芝麻大点”的官员会颠覆他的大秦王朝吗?
然而,让秦始皇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竟然最后颠覆了他们奋六世余烈才实现的大一统帝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赵高这个小小的中车府令突然咸鱼翻身、权利爆棚呢?这里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秦始皇在沙丘突然暴毙。由于秦始皇在位期间,“三不立”(不立皇后、不立太子、不立遗诏),给了赵高可乘之机。
![]()
秦始皇在病危时,下诏让公子扶苏回京主持大局,但是赵高却在这个时候,利诱丞相李斯合谋篡改遗诏,立公子胡亥为君。如果这个时候,李斯没有托大,没有只顾自己利益,而是从家国大义出发,义正言辞地拒绝,并采取措施控制赵高,最终整个结局将会大不一样。但是,赵高经历了“阉割”之痛,经历了“杂役”之苦,太懂如何拿捏人性了,一通忽悠、一通利诱之后,让李斯妥协了。最终的结果,是扶苏死了,李斯死了,胡亥死了,最后赵高也死了,再最后,大秦也死了。
按照秦始皇对大秦王朝的设计,三公九卿、郡县制度,而且重要的职位都设置的有限制和制约,只要不是脑残,根本不可能在区区几年的时间内,让大秦王朝倾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秦王朝在胡亥继位后的短短三年时间内就灭亡了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胡亥在这三年都干了啥?
胡亥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担心他的其他兄弟在李斯以及文武百官的支持下夺位,于是他将他的十几个兄弟全部处死,且都是身死族灭,唯一能够保存家族幸免于难的是公子高,他决定牺牲自己,请求为父皇嬴政殉葬,得到胡亥的宽恕,他以一死换得族人安然无恙。
![]()
胡亥继位后,第二件事就是排除异己,陷害大臣。凡是不听话的文武百官全部都被陷害致死。第三件事是四处巡游、不理朝政。第四件事是劳民伤财、官逼民反。由此爆发了著名的大泽乡起义。在赵高的密谋中,最终诬陷李斯与陈胜吴广勾结,并严刑逼迫李斯认罪,就这样,曾经权倾朝野,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斯,就这样被害死了,而且是采用的最为残酷的“腰斩”酷刑,不仅如此,李斯还被夷三族。
其实,李斯在秦始皇死后,究竟是遵从遗诏还是篡改遗诏这件事情上,他完全是可以做正确的选择的。只可惜,李斯最终只顾自己利益,忽略了国家利益,最终惹祸上身。当然,令李斯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他一个权倾朝野的丞相,居然最后没有斗过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这里面最重要的有这五点。
第一点是过于自私,李斯是一个极端追求个人利益的人,在沙丘政变中自私的为了荣华富贵背叛始皇遗命;第二点是李斯的侥幸与轻敌,才让赵高有机可乘;第三点是胡亥在屠杀手足和陷害百官时,李斯的冷眼旁观导致民心丧失,因此最后李斯在遇到危难时导致孤立无援;第四点是赵高的无底线权谋,让李斯难以及时见招拆招;第五点是赵高的野心之大,令人发指,别说李斯做梦没想到,可能连秦始皇做梦都没想到,赵高的野心竟然是想自己当皇帝。
![]()
总体来说,精明能干的李斯,却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最核心、也最令人难以接受的一点,往往被人忽略。这一点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坏人没有底线,君子所不屑的手段,坏人不仅会照单全收,而且还会无所不用其极。如果用君子的手段对付坏人,不是大概率会失败,是百分之一万会失败。
从沙丘密谋来看,赵高在短期内没办法直接除掉李斯,如果可以,以赵高的无底线权谋,压根儿就不需要在沙丘威逼利诱李斯。但以李斯的权势地位,却有能力短期内除掉赵高。李斯在参与赵高的密谋后,李斯就应该秘密除掉赵高,因为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李斯托大了。不仅如此,李斯还低估了赵高的野心和无底线权谋,最终不仅招致失败,还让自己家族跟着覆灭。真是可悲可叹!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