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涉及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神经递质失衡及神经可塑性受损等多个层面,羟基酪醇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 抑制神经炎症,保护海马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调控: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会释放促炎因子(如 TNF-α、IL-1β),导致神经元损伤。上海交通大学李晓波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羟基酪醇可穿透血脑屏障并富集于海马区,通过抑制 C3-CD11b 信号通路,减少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从而缓解神经炎症。
抗炎代谢调控: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大鼠模型中,羟基酪醇通过调节海马区脂肪酸代谢紊乱,降低炎症相关代谢物水平,间接保护神经元结构和功能。
2. 抗氧化应激,改善神经递质平衡
清除自由基:羟基酪醇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 E 的数十倍,可直接清除超氧阴离子(O₂⁻)和羟自由基(・OH),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如 MDA)的生成,从而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损伤。
调节色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异常(如犬尿氨酸通路激活)与抑郁密切相关。山东大学的研究发现,羟基酪醇可抑制色氨酸向促炎代谢物犬尿氨酸的转化,同时促进其向 5 - 羟色胺(血清素)的合成,从而改善神经递质失衡。
3. 促进神经可塑性,增强 BDNF 信号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DNF 是维持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的关键因子,其水平下降与抑郁症状相关。羟基酪醇通过激活 BDNF/TrkB 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和再生,改善抑郁样行为。
线粒体保护:在慢性束缚应激(CRS)小鼠模型中,羟基酪醇可修复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提高 ATP 生成效率,缓解神经元能量代谢障碍。
4. 潜在的肠 - 脑轴调节作用
肠道菌群 - 代谢物联动:肉苁蓉提取物中的羟基酪醇可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如增加双歧杆菌丰度),促进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的生成,通过迷走神经传递抗炎信号至大脑,间接改善抑郁症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