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商演遇冷!67岁曲协主席带12人南下,大麦网仅50人想看,对比郭德纲乌鲁木齐场近万人,这差距扎心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冯巩团队这次阵容不差。国家一级演员李志强压阵,金霏、晨曦这对青年相声里的“尖子生”也在,12个人准备6个节目,俩小时满满当当。
票价定得也“亲民”,80块就能坐后排,最贵的680,比起德云社动辄上千的票,简直是“地板价”。可大麦网数据摆在那儿:想看人数刚过50,跟场馆一千多张座位比,零头都不够。
反观郭德纲,10月乌鲁木齐专场,最低票价480,最高直接破千,还是大西北偏远城市,大麦网“想看”按钮被点了快一万下。这号召力,真不是吹的。
观众不傻,掏钱得看值不值。
有人说冯巩有“春晚滤镜”,以前非遗相声大会直播场场爆满。可那是免费的啊!网友说得实在:“白嫖谁不乐意?真要掏腰包,谁耐烦看那些老掉牙的段子?”
就拿上次蒲城商演来说,98块起售,最高888。现场视频里,包袱全是“XX小吃香”“XX景点棒”,换个地名就能演,活脱脱广告发布会。观众出来就骂:“这也叫相声?还不如村口大喇叭听得带劲!”
老作品换地名,这叫创新?
这次国庆商演更绝,简介写着“国泰民安”,节目单里一水儿春晚老段子。《小偷公司》改改地名,《亚运之最》换换年份,美其名曰“非遗新说”,实则换汤不换药。
更离谱的是还不让录像,说要“保护版权”。网友乐了:“这些段子我奶奶都会背,保护个寂寞?”
早年间冯巩可不是这样。八九十年代跟牛群搭档,《小偷公司》里“领导多如牛毛”的讽刺,《最差先生》里对官僚主义的调侃,又逗又敢说,那才叫真相声。
商演不是慰问,得凭真本事。
主流相声总说要“教育意义”,要“寓教于乐”。可观众买票是来找乐子的,不是来上政治课的。姜昆之前新疆惠民演出,开口就是“塔城风光好,昌吉瓜果香”,套话一套接一套,台下老头老太太都快睡着了。
郭德纲说得对:“让老百姓掏钱的东西,不能骗。骗一次,人家就不来了。”德云社哪怕说老段子,也会加新包袱,跟观众互动抛梗,这才叫懂行。
现在冯巩顶着曲协主席的帽子,天天拍短视频刷存在感,可作品没进步,商演自然没人买账。你说是观众变了,还是主流相声自己把路走窄了?
最后问句大实话:要是冯巩真拿出八九十年代的劲头,写点新段子,你会掏钱买票吗?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