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盘了,常脑斯一脸晦气:
“今天这牛市不用躲了,牛直接从我身上踩过去了...”
老登,中登,小登,三世同堂,整整齐齐,在3900点争夺战里,干出了3万亿成交量。
老登方阵,还在怀念2015年的疯牛行情;
中登方阵,还在遥想2020年的核心资产牛;
小登方阵,正在迎来2025年,属于自己的抱团时代。
都觉得大盘要冲3900点
都觉得大盘冲3900点要减仓
于是冲3900止步于3899.96
触发了一轮酣畅淋漓的满减
要说还是A股的效率高,大盘从冲刺3900点到保卫3800点,只用了一个多小时。
有人说,降息预期落地,此前埋伏降息的资金兑现离场。
关于降息的四重博弈如下:
不降息 利空
降息不及预期 利空
降息符合预期 兑现
降息超预期 美国经济走弱,利空
首当其冲的,就是好不容易才开始补涨的港股,刚出ICU,人还没走到KTV,又被送到了火葬场。
实际上,第一次降息虽然已经落地,但降息交易才刚刚开始。
随着8月非农和CPI数据的陆续出炉,交易员完全定价美联储2025年底前将降息三次。随着连续降息的预期逐步打满,PMI逐步上行的预期也在提升,降息交易可能刚刚开始。
外部是弱美元+强流动性+全球制造业景气预期, 日韩股市历史新高(韩国股市几乎是一个领先的半导体指数)、纳斯达克新高,黄金新高,白银新高。
内部是资金充裕+股债性价比+企业盈利磨底预期;降息交易开启后,港股的分母端压制解除,估值修复仍有较大空间;结构性的盈利线索则利好有色、医药、出海制造业等板块。
有人说,有形的手在无形的压制,适度降温还在继续。
募集速度,8月,私募产品的发行数量较7月减少,8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1089只,环比减少14%;8月以来,量化私募备案速度,尤其是专户类产品的备案速度明显下降。
一边是私募专户放缓,一边是公募募集回暖。
9月1日至9月16日,全市场共有122只基金启动募集,环比增长45.24%。新基金的平均认购天数环比缩短了近30%,部分热门产品甚至出现了“一日售罄”的火爆现象。
减持审批,大小股东减持数量和规模均有所增加,减持审批较之前加快,减持需求比较高的行业集中在此前涨幅较大的成长板块上。
盘面上,连续几天,大金融板块出现明显的大单压制。
可能是机构资金在锁定利润,也可能是主力资金放缓斜率,总之就是降息了,也降温了。
8月金融数据出台,8月非银存款增加1.2万亿,居民存款当月新增1100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6000亿元。居民存款往非银存款搬家的趋势仍在继续。
从两融资金的增速来看,存款搬家不仅搬进了固收+、量化私募和公募基金里,甚至在逐步搬进最激进的杠杆资金里,9月以来融资余额新增了1303亿,几乎是以每天100亿的速度加仓。
这些头最铁、风险偏高的杠杆资金,无视盘面的降温信号,一直买一直新高,一直新高一直买。
既要托举指数,又要控制杠杆,还要有节奏的释放产业资本的减持需求,上市公司的定增需求和排队企业的上市需求,”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需要高明微妙的平衡术。
但是,
你会因为场子里有保安大哥在,就不愿继续蹦迪吗?
你会因为控盘艺术出神入化,就不愿继续端盘子吗?
你会因为这一场慢牛跌宕起伏,就不愿投身其中吗?
让他控,让他稳,让他管到天荒地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