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325.8万,而岗位却只有不到4万个,平均76个人争一个,录取率只有1.2%。很多人感慨,这简直是百里挑一。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年年上岸,差距到底在哪?
首先,选岗位真的很重要。去年仅限应届生的岗位就有两万多个,错过了应届身份,难度直接翻倍。所以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才心血来潮想考公,最好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行测、申论一点点积累,到毕业那一年直接冲刺。
其次,尽量挑限制多的岗位。党员、专业、户籍同时卡条件的岗位,反而竞争小。千万别一窝蜂挤热门,税务、海关每年都爆满,如果真想上岸,可以考虑冷门,比如气象、统计、海事。甚至还有一些基层和偏远岗位,因为没人报考,最后取消了招录。别人嫌远,你可以当机会。
备考更需要讲方法。行测政治理论是新考点,每天留出一小时,不要拖。资料分析20题要控制在25分钟内,判断推理40题35分钟,言语理解40题35分钟,数量关系15题12分钟。常识不用太纠结,凭直觉也能拿分。申论小题可以用“三遍精读法”,大作文准备好一些常见模板,遇到题目能快速套用。最后一定要多做全真模拟,严格记时,熟悉考试节奏。
考公越来越难,但难的是淘汰掉那些没准备好的人。如果你早点规划,避开盲目竞争,养成稳定的备考习惯,上岸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希望你能把名字写进面试名单,加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