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拉点肥料去田里,三轮车陷在泥里是常事,最后还是得靠人背,种点庄稼太费劲了!”村民们提起过去的路,满是无奈。
开阳县冯三镇辉黔村坡上田至青山组的通组路因未硬化,直接关联着当地群众的出行与生计,成为制约当地群众生活改善与产业发展的“绊脚石”。青山组及上寨组是368名少数民族群众(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聚居地。
建设初期民宗局实地考察。
崎岖难行的土路,不仅给村民日常出行带来极大困扰,更严重束缚了当地产业发展,农业机械无法顺利进入田间,群众只能依靠传统的人力肩挑背扛开展农业管护,既耗时费力,又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长期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挫伤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更直接影响了家庭经济收入。
该县民宗局先是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辉黔村实地走访,摸清道路现状与群众需求,再积极协调资金、对接施工单位,将该通组路硬化项目列为重点帮扶任务,而此条通组路规划新建长度1600米、宽3.5米,将设置6个错车道,采用厚0.15米的C25砼路面。
建设中期群众参与修建道路。
在项目推进中,该县民宗局紧盯工程质量与进度,采用“以工代赈”模式,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参与道路建设,让村民在务工中掌握技能、获得收入,累计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增收9万元,真正实现“修路”与“富民”两不误,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每天能挣150块,不仅能补贴家用,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参与道路建设的布依族村民韦秀兰笑着如是说。
如今,冯三镇辉黔村坡上田至青山组通组路硬化项目已顺利完成验收,一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的泥泞土路。对当地群众而言,这条路是“便民路”——日常出行告别颠簸,安全又便捷。
建好的路。
“以前去镇上赶场,下雨天要穿雨靴,走半个多小时泥路,现在骑电动车10来分钟就到。”脱贫户张大爷的话语里满是欣慰。这条路更是“产业路”——农业机械可直达田间,管护成本大幅降低,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与干劲更足了。
建设完成民宗局亲自进行验收。
“现在收割机、播种机能直接开到田里,种10亩地比以前省一半人力,今年我还打算多种两亩辣椒!”村民们围着新修的路,算起了增收账,这条路将持续为当地产业发展赋能加力。(文/图 开阳县冯三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