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医疗保险打开了新增长的空间……
今年以来,头部大型寿险企业不约而同向着医疗保险市场发力。6月份,新华保险在保险市场上推出了创新力作——“医药无忧医疗保险”(下称,医药无忧),旨在为被保险人提供“产品+服务”双轮驱动的医疗保障解决方案。
作为头部大型寿险企业的新华保险,敏锐把握国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向推出医药无忧,标志着保险业正在加速传统健康险的转型。
“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居民差异化的就医需求需要被看到和满足,因此特需医疗、院外药械、创新药物等保障缺口正是商业保险的发力点。”新华保险表示,“通过商业医疗险与医保错位发展、相互补充,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
据悉,医药无忧是新华保险与中再寿险、镁信健康强强联手,共同研发与经营,是集中再寿险的市场分析、新华保险的产品开发和镁信健康专业健康管理优势于一身的惠民实践。
这意味着,在丰富多层医疗保障体系下,加速健康险由“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的转型中,已拔得头筹的新华保险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丰富多次医疗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医疗体制改革,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矛盾,国家医保局颁布了《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医保发〔2021〕48号),推广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方式的多项改革措施,有助于逐步形成“基础医保托底、商保分层供给”的立体化健康保障新格局。
此举在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稳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有利于形成与丰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无疑将激发出更高的商业医疗保险需求,客观上推动了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机遇。
据悉,医药无忧保险的研发与上市,正是瞄准这一市场需求,聚焦院外药械、重疾特需、小额住院等责任,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健康守护。
通过“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的生态闭环,医药无忧为客户提供保障、健康、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同时,医药无忧通过打造五重风险“防御盾”,更增加了专属的健康服务,家庭投保更享优惠,成为消费者升级医疗保障的理想之选。
第一重:药械之盾。医药无忧突破院内用药限制,将保障范围延伸至住院及特定门急诊期间院外购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切实满足患者对原研药、进口药、进口医疗器械等先进医疗资源的使用诉求,从“能报销”到“敢选择”,更广泛的药械选择范围,将让患者拥有更好的疾病诊疗效果。
第二重:特需之盾。重疾特需保障的加入,满足了用户对高端医疗服务和先进医疗资源的使用需求。当被保险人确诊初次发生合同所指的130种重大疾病时,可选择在认可医院特需部、国际部接受住院和特定门急诊治疗。这些特需医疗区域受DRG控费限制相对较小,不仅拥有更优质的医疗环境、更专业的医疗团队,更能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第三重:免赔之盾。小额住院保障也是此次拓展责任的一大亮点,解决了传统百万医疗险万元以下医疗费用只能客户自己承担的问题。医药无忧针对认可医院普通部发生的额度内的一般医疗费用做到0元起赔(赔付比例50%),为生活中一些常见病的住院治疗保驾护航。同时,本产品将日间病房也纳入保障范畴,给客户更多的就医选择。
第四重:就医之盾。考虑到患者因重大疾病需前往大城市就医而产生高额交通住宿费的实际担忧,医药无忧特别增添了重疾异地就医保障。当患者因重疾需要前往异地的优质医疗机构寻求更好的治疗时,责任范围内可以报销异地就医产生的额度内的交通及住宿费用,让他们能够安心接受治疗,不必为异地就医的额外支出而烦恼。
第五重:癌症之盾。针对恶性肿瘤,医药无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覆盖380余种恶性肿瘤药品及器械,包含190余种恶性肿瘤原研药品、6种CAR-T药品和88种恶性肿瘤临床急需进口药。同时,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的使用突破市场同类产品仅限在特定几家医院的做法,实现海南博鳌乐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天津自贸区三区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医疗机构全覆盖,确保患者能够就近及时使用国际先进的抗癌药物,解决地域与资源限制难题。
此外,医药无忧还提供恶性肿瘤基因检测和4种恶性肿瘤先进医疗器械保障,精准锚定恶性肿瘤治疗的关键环节,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效果与生存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健康服务方面,新华保险联合镁信健康,整合全国1700余家三甲医院绿色通道资源,打造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体系,重点在就医、用药、支付三方面做实做优。
在重疾就医方面:通过专属健康管家,提供三甲医院专家预约、恶性肿瘤MDT多学科会诊、专业陪诊服务、住院协调等全链条支持;在恶性肿瘤用药方面:通过“全球找药”与“特药直付”服务,覆盖国内外先进药械资源,确保治疗方案的完整性与药物可及性;在支付方面:创新性推出多元支付规划服务,当治疗涉及慈善赠药(PAP)时,由专业顾问全程指导申请材料准备及流程办理,为患者最大限度节约医疗支付。
根据医保改革要求,今年底医保要基本实现住院费用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全覆盖。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医疗支出为5.7万亿,其中2.8万亿来自医保体系,患者自付规模2.5万亿;而商业健康险(医疗险+重疾险)仅支付了0.38万亿,占比7%,未来大有可为。
事实上,医保部门加快推进医保商保数据共享,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打开了商保的新空间。
据券商研报预测,中端医疗险受益较多,有望在未来几年获得长足发展,商业健康险的保费规模有望达到350-1050亿。
综上所述,通过医药无忧的“优质医疗资源触达+创新支付方案设计”双维赋能,新华保险将让客户享受到全新升级健康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将获得更多的新增市场空间。
谱写金融服务新篇章
众所周知,保险的核心是服务,服务的延伸是生态。
成立29年来,新华保险始终将满足客户多元化、高品质需求放在首位,在持续打造“新华尊”、“新华安”、“新华瑞”、“新华悦”等深入人心的服务品牌基础上,不断完善“医康养财商税法教乐文”十大领域服务生态布局,致力于构建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心服务”客户服务生态体系。
截至目前,相关服务已覆盖400余万客户。在全国28个城市布局40个优质康养社区,在全国31个城市布局36个优质旅居项目,“东西南北中”全国化战略布局持续深化。健康服务网络也在不断扩展,新华保险整合内外部优质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覆盖疾病预防、就医协助、海外医疗等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海外医联体服务网络已扩展至40家国际医院,有力支撑客户对全球优质医疗健康资源的需求。
同时,新华保险产品供给也在持续强化。新华保险深度践行“好产品在新华”的产品理念,上半年在销产品达198款,持续丰富贴合客户“生老病死残”全生命周期的“全优精”产品体系,并积极构建“保险+服务”的生态融合模式,推动保险成为现代家庭的“筑基资产”。
站在29周年的时点上回望,新华保险近年来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深化体系化、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坚持价值与规模并重,不断夯实发展根基。2025年上半年,新华保险以优异业绩生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今年上半年,新华保险实现营业收入700.41亿元,同比增长26%,展现其强大的市场开拓与经营能力。作为保险主业的核心体现,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突破1212.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7%,业务规模稳健攀升。
盈利水平同样亮眼,上半年,新华保险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47.99亿元,同比增长33.5%,净资产收益率(ROE)15.9%,同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资本回报效率显著提高。
经过29年发展,新华保险已发展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寿险企业,截至今年6月30日,新华保险总资产规模达1.7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偿付能力方面,新华保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70.72%,较上年末增长46.65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56.01%,较上年末上升38.46个百分点,显著高于监管要求。
作为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新华保险完善服务国家战略工作推动机制,积极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质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投资余额超1.21万亿元,“五篇大文章”投资余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54%。
展望下半年,新华保险将深入践行大保险观、积极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锚定“中国一流的以保险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发展愿景,全面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持续增强高质量、高能级发展内生动力。
显然,在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新高度下,迎而立之年的新华保险,将持续谱写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篇章!
- 提示:
1.医药无忧医疗保险仅计划一含一般医疗费用保险金 (保障小额住院);计划一、二含重疾特需医疗费用保险金(扩展特需医疗/国际部医疗费用保障),恶性肿瘤特定医疗费用保险金(癌症之盾) 对应可选责任。
2.相关资料仅供参考,产品责任、责任免除等内容以条款和正式保险合同为准;健康服务以产品服务手册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