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相濡以沫 经济分割触发纠纷
老旧单位家属楼里,争吵声一声高过一声,家里的矛盾像点燃的引线般愈演愈烈。乔奶奶的女儿急得手足无措,突然想起社区里的“调解能人”——既是勤莉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又是社区书记的陈勤莉。她立刻赶往社区,盼着陈书记能出面帮家里化解这场风波。
乔奶奶(92岁)与李爷爷(97岁)均为丧偶后再婚,婚后二人相守相依,感情深厚。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扶持双方子女。逢年过节的红包以及晚辈生活有需要的时候,两人也都及时给予帮助。现在随着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双方子女因老人的日常照料分工、存款分配及名下房产处置问题产生分歧:他们既担心父母的晚年生活质量,又对财产分配存在顾虑,最终影响到两位老人的情绪,致使矛盾逐渐升级。
调解室里显真彰 情法共促化干戈
第一时间前往家里安抚两位老人的情绪,耐心倾听乔奶奶的心里话;李爷爷年龄大耳朵背,眼睛也看不太清楚了,陈书记坐到他跟前细心且不厌其烦的询问;掌握了解了两位老人的真实想法。又分别对双方子女做背靠背的交流与沟通,在摸清楚了双方子女的诉求与矛盾点后。通过多方协调最终促成大家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就家庭财产分配及两位老人的赡养问题进行协商。在此过程中,陈书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两位老人安享晚年。
调解室里的一杯热茶,让大家舒心放松。调解团队既讲情又讲法,讲两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恩爱日常,讲自己看到的双方子女之间的关爱与关怀,讲和谐家风的传承;立足于法律基础,谈老人养老金由老人自行支配,房产继承相关法律法规。在多次的协调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也征得了两位老人的同意。
多元回访温情延伸 九旬老人安享晚年
一波三折的调解虽然圆满结束了,但我们的调解服务还在继续。上门入户了解两位老人在矛盾纠纷化解后的生活;通过电话回访、微信沟通老人子女对纠纷协议的履行情况,并叮嘱他们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定期看望、电话联系,共同让老人的晚年生活顺心顺意。
当调解的故事落下句点,两位老人的晚年幸福才刚翻开新篇。社区调解用真情与专业,让矛盾消散,让亲情归位。“勤莉调解工作室”继续成为更多家庭的“解结绳”“暖心巢”,让居民都能在理解与爱里静享岁月悠长,这便是基层调解最珍贵的价值,也是我们守护万家灯火的初心所向。(来源(陕西调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