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就是想瘦点、练点肌肉,
怎么肾就出问题了?”
前不久,在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肾内科诊室里,20多岁的小王(化名)拿着检查单,满脸困惑。
原来,小王为了快速瘦身塑形,几个月前报名参加健身,之后每天把牛肉、鸡胸肉当主食,米饭等淀粉类食物几乎不吃,还逼着自己每天走3万步以上,运动量远超身体承受能力。这样的“减肥健身计划”他坚持了两个月。
(网络图,由豆包AI生成)
可就在小王满心期待减肥效果时,却突然发现尿液中出现了很多难以消散的细小泡沫,这让他心头一紧,十分不安。小王赶忙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有蛋白尿,肌酐值也已升高——他已经出现了肾功能损伤。
“像小王这样的情况,门诊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遇到,以年轻人居多,特别是减肥、健身人群。”接诊的肾内科刘卫华副主任医师解释,大量高蛋白食物进入人体后,要通过肾脏代谢排出,长期过量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正常功能,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慢性肾病,甚至肾衰竭;而剧烈运动后若未及时补水,会让肾脏“雪上加霜”,尤其对已有轻度肾损伤的人来说,风险更高。
想护肾?先避开这4个“坑”
刘卫华提醒大家,平时应避开这些伤肾“雷区”:
●别把高蛋白食物当“减肥药”:健康人群每天可按“每公斤体重1克蛋白质”摄入,比如60公斤的人,每天吃60克蛋白质(约等于1个鸡蛋+150克鸡胸肉+200毫升牛奶),再搭配蔬菜、主食,营养才均衡。
●运动别“硬撑”:像每天走3万步、突然高强度“撸”铁等,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损伤。运动要循序渐进,累了就休息,出汗多了及时补水。
●别乱用药、乱吃保健品:某些止痛药、感冒药,还有一些不明成分的保健品、草药,可能含有肾毒性成分,长期或过量服用会伤肾。用药前要咨询医生,别自己“混搭”吃药。
●警惕“三无”美白产品:应慎用“三无”美白面膜,此类产品可能非法添加汞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通过皮肤吸收,损伤肾脏。
定期做这些检查
肾脏是个“沉默的器官”,早期损伤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刘卫华建议民众,尤其是健身、减肥、长期服药的人群,一定要做好“早筛”:
定期查尿常规,及时发现蛋白尿、血尿等早期肾损伤信号,建议每年至少查1次,高危人群每3-6个月查1次。此外,体检时可抽血检查肌酐、尿素氮等,了解肾脏滤过功能,有异常及时找肾内科医生评估。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