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订单、双赢政策!
巴加莫约港要是建起来,坦桑尼亚不仅能把海外运输做起来,还能增设大量岗位,两国经济都能跟着受益。
然而,坦桑尼亚却相信日本、英国的“鬼话”,觉得人家能给更多好处,二话不说就撕了和中国的合同。
结果刚把中国甩开,英日立马变卦,不仅不接手项目,连之前的承诺都不认了,最后坦桑尼亚只得回头求曾经被自己 “抛弃” 的中国。
那么,中国最终会答应重启合作吗?
与中国的友好合作
1961 年,刚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坦桑尼亚,就面临着一个致命难题:
内陆的矿产、农产品要运到沿海港口,必须借道南非,而当时南非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不仅卡着运输命脉,还动辄抬高通行成本。
眼看国家经济要被 “卡脖子”,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主动向中国求援,希望能修建一条连接内陆与港口的铁路。
彼时中国自身经济并不宽裕,却还是咬牙接下了这个 “硬骨头”。
从 1968 年到 1976 年,中国派出了 5.6 万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带着设备穿越东非草原,在崇山峻岭间修出了全长 1860 公里的坦赞铁路。
这条铁路被坦桑尼亚人叫做 “自由之路”,一下子就冲破了南非的经济封锁。内陆的铜矿、棉花终于能直接运到港口卖出去了。
更难得的是,中国还顺带派遣了 200 多名农业专家,带着袁隆平团队培育的高产水稻种子和种植技术,手把手教当地农民种地。
短短三年,坦桑尼亚的粮食亩产从不足 100 公斤提升到 300 公斤,彻底告别了 “靠天吃饭” 的日子。
此后几十年,中坦合作从未间断:中国出资修建了坦桑尼亚第一条高速公路,资助当地企业建立矿产加工厂,还帮着搭建了农业技术推广站。
可以说,坦桑尼亚的每一步发展,几乎都刻着中国援助的印记。
而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张,坦桑尼亚又有了新的野心:他们需要一个能对接全球的深水港,把资源优势彻底转化为经济优势。
这一次,他们再次想到了中国。
2013 年,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带着自己的团队来中国访问,主动开口想和中国合作建巴加莫约港。两边谈得很顺利,很快就敲定了协议。
按照约定,中国企业拿出 110 亿美元来投资,换得这个港口和周边工业区 99 年的经营权。
这个港口设计得挺厉害,一年能处理 2000 万个标准集装箱,还能给坦桑尼亚带来 10 万个工作岗位。
这对坦桑尼亚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 自己一分钱不用出,就能到手一个世界级的港口,还能搭上中国的全球贸易快车,跟着一起发展。
2015 年 10 月,巴加莫约港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
短短两年间,项目前期已投入 2.8 亿美元,航道疏浚工程完成了 30%,临时码头也初具雏形。
坦桑尼亚媒体天天报道港口的建设进度,老百姓都盼着港口建成后能找到工作,日子能更红火。
可谁也没料到,一场 “外来诱惑”,让坦桑尼亚突然变了卦。
撕毁合约
2017 年起,英国和日本突然频繁接触坦桑尼亚政府,抛出了极具诱惑力的 “空头支票”。
英国声称,自己能 “以三分之一的成本接手港口项目”,还能帮坦桑尼亚引入欧洲的投资;
日本则拍着胸脯保证,不仅能提供低息贷款,还能派最顶尖的团队负责设计,把巴加莫约港打造成 “东非版横滨港”。
更让坦桑尼亚心动的是,英日暗示会帮他们 “摆脱中国影响”,接入西方主导的贸易体系。
在这些甜言蜜语的轰炸下,坦桑尼亚政府的心态渐渐失衡。
他们开始拿 “99 年经营权过长” 说事,声称 “这损害了国家主权”—— 全然忘了当初是自己主动提出的合作条款,也忘了中国在坦赞铁路等项目上的无私援助。
2019 年 6 月,坦桑尼亚突然单方面宣布撕毁与中国的合约,还高调宣称 “将与英日开启新合作”。
消息传来,中国工程队只能无奈撤场,留下了挖了一半的航道和建好的临时设施,前期投入的 2.8 亿美元打了水漂。
可坦桑尼亚没等来英日承诺的 “惊喜”,反而掉进了 “陷阱”。
英国很快就露出了真面目:原本宣称的 “三分之一成本” 根本无法实现,报价从最初的 30 亿美元一路飙升到 80 亿美元,还附加了一大堆苛刻条件,比如要求坦桑尼亚开放金融市场。
日本的 “顶尖设计” 更离谱 —— 负责港口桥梁设计的团队,居然没考虑东非沿海的热带腐蚀气候,第一批桩基刚打下去三个月就出现严重锈蚀,测试直接失败。
更可笑的是,英日后来干脆以 “全球经济下行” 为由,彻底搁置了项目。
这下坦桑尼亚彻底傻眼了。巴加莫约港的建设陷入全面停滞,已经平整好的土地长满了野草,临时码头成了渔船的避风港。
原本盼着就业的老百姓没了指望,依赖港口出口的矿产企业只能继续借道南非,成本凭空增加了 20%。
更严重的是,国际社会对坦桑尼亚的评价一落千丈。
“不守信”“忘恩负义” 的标签贴了上来,其他国家的企业都不敢再和他们合作,生怕重蹈中国的覆辙。
到 2020 年,坦桑尼亚的人均 GDP 仍不足 1100 美元,依旧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错失了借港口腾飞的最佳时机。
重启合作
就在坦桑尼亚陷入困境时,2021 年新上任的女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很快看清了局势。
她在一次全国讲话中直言:“巴加莫约港的停滞,是我们犯的严重错误,我们不该辜负真正的朋友。”
上任仅三个月,萨米娅就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希望重启港口项目。
为了显示诚意,坦桑尼亚主动提出修改条款:将港口经营权从 99 年缩短至 33 年,还承诺承担中国此前的部分损失。
尽管曾蒙受 14 亿美元的损失,但考虑到中坦多年的友谊,以及港口项目对东非经济的带动作用,中国还是同意了重启合作。
2025 年 2 月,坦桑尼亚港务局正式与中、埃、沙三国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确定了 “多方参与、风险共担” 的新模式。
坦桑尼亚政府当场拨款 22 亿坦桑尼亚先令(约合人民币 660 万元),用于港口的前期勘察和设计优化,明确提出 “优先疏浚航道与泊位,先让大型船舶能靠岸”。
如今站在巴加莫约港的施工现场,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又响起了机械的轰鸣声。
当地工人姆瓦纳说:“之前看着港口烂在那里,我们都很后悔。现在中国朋友回来了,我们又有工作了,这才是真正的合作。”
而这场一波三折的合作,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
国际合作从来不是 “巴结谁” 就能成功的,所谓的 “空头支票” 终究靠不住,只有基于信任的双赢,才能走得长远。
大家对坦桑尼亚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认为这次巴加莫约港能顺利建成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