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警服肩章上的威严,成了嘎子哥直播间卖充电宝的背景板,这种荒诞的剧情连《小兵张嘎》都不敢这么编。
“公安都得配合我”,嘎子哥谢孟伟在直播间穿着警服夸夸其谈,面前摆放着待售的充电宝和随身WiFi。
网友举报电话打到云南警方时,估计接警员都得愣一下:这年头,明星都这么嚣张了吗?
结果不出所料,9月17日,云南耿马警方通报:
谢某某(男,36岁)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日。
2
事情发生在9月10日,谢孟伟在网络平台直播时,身穿人民警察制式服装。
虽然未佩戴警号与胸徽,但戴着警察肩章和臂章——这已经足够构成违法。
直播中,他不但与粉丝互动,还售卖一款充电宝与随身WiFi二合一的电子产品。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竟然在视频中宣称“穿警服需政审”,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公安部都得配合他”。
嘎子哥诚不欺我,这一次公安确实“配合”他了。
经网友举报三天后,耿马县公安局回应正在积极对接处理此事。
9月13日,谢孟伟发布道歉声明,称这些服装是“剧组拍摄专用戏服”,表示“不应该穿着此类服装分享相关视频和直播”。
但这份避重就轻的声明,网友并不买账。
四天后,警方又来“配合”他了:行政拘留7日。
谢孟伟随后发文:“接受一切结果,感恩所有遇见”。
但这次,他的星途和直播生涯恐怕真的要“遇见”滑铁卢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穿了次警服卖货吗?至于这么严重吗?
还真至于。
《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更是详细规定了:即使是影视制作单位和文艺团体因拍摄、演出需要使用,也应当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并严格保管,非拍摄、演出时不得使用。
谢孟伟在直播中穿警服带货,已经涉嫌双重违法:既非法穿着警用制式服装,又用警服作商业性广告。
警服不仅仅是件衣服,更是国家公权力的象征和威严。
当这种威严被娱乐化、商业化,损害的不仅是警察形象,更是对法治精神的亵渎。
3
谢孟伟并不是第一个因“无知”而翻车的明星。
还记得2019年的翟天临吗?
就是那个在直播中轻飘飘问出“知网是什么”的“博士”。
从此一夜之间人设崩塌,不仅被撤销博士学位,每年毕业季还要被毕业生们拖出来“鞭尸”。
因为他的学术造假事件后,论文查重标准变得异常严格。
还有那些热衷于营造“文化人”设的明星们。
靳东的“诺贝尔数学奖”事件、马思纯的“张爱玲语录”翻车、王一博的“到此一游”事件...明星文化贫困现象已经见怪不怪。
这些明星的“无知”,背后其实是整个娱乐圈的浮躁:颜值即正义,流量即真理。
在这个环境下,资本热捧的是外表而非内涵,粉丝追捧的是人设而非实力。
于是乎,明星们忙着营造各种光鲜人设,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穿警服带货都是轻的,更有甚者编造离谱剧情,表演低俗内容,挑战公序良俗。
但谢孟伟事件明确告诉我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娱乐不能没有边界,任何挑战法律底线和社会公德的行为,都将受到惩戒。
4
为什么这些年娱乐圈的“无知”事件层出不穷?是不是我们的娱乐生态本身出了问题?
当一个社会过度追捧明星的光环,而忽视了其实质素养;当资本一味追求流量收益,而不问手段是否合法——这样的环境,自然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无知”的明星。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该反思:
作为观众,我们追捧的是什么?
作为平台,我们推广的是什么?
作为社会,我们鼓励的又是什么?
唯有当整个社会都能理性看待明星光环,将注意力从浮华的外表和人设,转移到真正的作品和品行上时,娱乐圈的生态才可能真正健康起来。
否则,今天是一个嘎子哥被拘留,明天还会有更多的“嘎子哥”前仆后继地翻车。
毕竟,在流量和诱惑面前,总有人会被虚荣和侥幸冲昏头脑。
不要等到法律的手铐咔嚓一声锁上,才恍然大悟:
原来演技再逼真,也比不上做人更真实;
原来人设再光鲜,也比不上灵魂更丰富。
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脚踏实地才是最长久的通行证。
感谢你看到最后,点个“赞”+“推荐”,并“分享”给更多人。
关注和转发
就是最好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