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上海市经信委正式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组织开展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入全新阶段的同时,浦东正以一场重磅发布书写AI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正式亮相。
9月16日上午,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推介会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举行。近300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投资人、企业家见证了小镇启幕,共同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示范地、创业生态新高地,加快建设“低创新成本、高智力密度”的世界级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集聚区。
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东至申江路、南至华夏中路、西至金科路、北至川杨河。以模力双塔、模力社区、模力岛等70余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为核心,依托张江科学会堂等100万平米配套商业会展设施和周边3公里内7000套人才安居房源,构建“研发、生态、应用、生活”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加速“人、技术、场景”与人工智能相融共生,推动园区与社区高度融合、工作与生活彼此交融。
这不仅是浦东AI产业版图的一次升级,更是这座先行之城35年科创积淀的时代回响。从早期布局到集群崛起,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成型,浦东始终以时间为笔,在AI赛道上勾勒出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轨迹。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浦东每一步的探索都牵动着全国AI产业发展的脉搏,每一次的突破都为全球AI创新提供着中国方案。
01
从试验田到产业高地的跨越
浦东与AI的缘分,始于对前沿趋势的敏锐洞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浦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创新与突破的进化史。
早在2010年代初,全球AI技术迎来新一轮爆发,浦东凭借敏锐的产业嗅觉率先启程,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早期探索的核心阵地。彼时,一批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在此布局AI研发,虽规模有限,却为后续发展储备了关键的人才与技术火种。2015年前后,“互联网+”战略推动AI技术在金融、制造等领域初试锋芒——金融机构用机器学习优化风控,制造企业借智能设备提升生产效率,零散的探索已显露出技术赋能的潜力。
在2017年Transformer架构问世、国务院部署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上海市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实施意见的同时,浦东已经率先规划、布局、落子。2018年张江人工智能岛启航,阿里平头哥、AMD、英伟达等百余家企业环绕汇聚,成为上海AI的“试验田”“主阵地”和“样板间”。
2019年成为浦东AI产业的关键里程碑。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此揭牌,在全国11个先导区建设评估中,连续多年蝉联第一。叠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首次落户,政策红利与国际平台形成共振。政府通过专项基金、土地保障、人才政策三重加持,吸引全球资源集聚。
2020年,浦东AI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张江机器人谷横空出世,ABB超级工厂、傅利叶机器人等企业在此扎根,为如今浦东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领军突破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全国首家数据交易所在浦东正式揭牌,聚焦数据要素打牢更加坚实的人工智能底座。
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浦东发布了“张江·数字孪生未来之城”的构想,目前已经完成了城市孪生的构建,并进一步向服务孪生、产业孪生迈进。2024年浦东把握住“模型成为基础驱动力”的全球节奏,打造张江模力社区,初显垂类模型应用百花齐放的格局。
纷繁精彩的历史沿革,让浦东新区在AI领域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果。整体来看,浦东AI产业规模已成功突破1600亿元,在全市的占比36%,毫无疑问地成为上海AI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企业聚集的角度上,区内机器人赛道聚集了傅利叶智能、智元机器人、开普勒机器人等龙头企业和OPENLOOG等开源社区,全年将超出货4000台,并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70多家;垂类大模型赛道则汇聚了包括任意门、达观数据、小度科技、岩芯数智等200余家企业,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群体。
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扎根浦东,全区智算累计部署6.9万卡,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总规模的近50%。在“AI+终端”领域,XREAL智能眼镜、联想AI PC、新华三智算服务器、博睿康脑机接口等智能终端齐聚浦东,成为AI时代新入口。
在浦东,AI和物理世界正在加速融合。率先打造的全天候全覆盖的“城市大脑”,首创的政务服务数字人也已经落地。目前,新区已开放了681条道路1000公里自动驾驶测试路网,今年年底进一步扩容至浦东全域。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是浦东35年来全链条布局硬科技产业的战略定力。从芯片研发到算法创新,从数据中心建设到应用场景拓展,浦东始终坚持系统思维,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02
全要素协同的产业生态矩阵
当下的浦东,AI产业生态已形成多维度、深层次的协同发展格局,通过技术突破、算力支撑、载体联动、金融赋能和人才保障的全要素融合,构筑起全球瞩目的AI创新高地。
在技术创新领域,浦东呈现出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态势。垂类模型领域,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为智能客服、机器翻译等领域带来革新,计算机视觉大模型在安防监控、工业质检等方面精准高效,语音识别大模型让智能交互更加自然流畅。具身智能与科学智能(AI4S)成为新的发力点,相关研发团队不断探索机器人感知、决策与执行的深度融合,以及AI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推动科研与产业边界持续拓展。
算力支撑体系持续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全区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总规模近1/2,充足的算力资源满足了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算法优化等多样化需求。上海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高效运转,有效缓解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算力压力,降低了研发成本。
产业载体呈现集群化、专业化发展态势,各园区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浦东新区汇聚了从底层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的各类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张江机器人谷专注于机器人产业,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再到系统集成与应用,构建起全周期产业生态。陆家嘴区域依托金融优势,推动AI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投顾、风险监测等一系列创新应用。这些载体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让AI技术在不同领域快速落地生根。
金融赋能体系多层次、全覆盖,为AI企业成长保驾护航。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浦东构建了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对于种子轮阶段的初创团队,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其度过起步难关;成长型企业可获得信贷、股权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加速规模扩张;成熟企业则能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人才保障机制不断优化,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浦东深知人才对于AI产业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政策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2023年“明珠计划”实施以来,为超过2100名优秀人才解决了落户、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针对青年创新创业群体,“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政策提供了低成本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张江对高成长性青年科创项目的连续三年支持,每年最高100万元,对有志于此的青年人,在浦东做AI,不是选择题,而是最优解。
03
千亿规模目标下的AI城市图景
在本次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推介会上也公布了远期计划:计划到2027年,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将新集聚人工智能企业500家以上,完成大模型备案100个,培育全球领军企业3-5家,远期至2030年将新集聚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实现千亿产业规模。
从整个浦东新区来看,根据7月27日举办的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根据规划,未来三年,浦东计划释放超过30个应用场景,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让“人、技术、场景”的共生共荣从美好的概念真正变为生动的现实。
基础设施层面,浦东新区将持续加大投入,为AI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打造AI产业阵地,包括模力社区人工智能岛、模力双塔、模力岛二期等,塑造未来AI创新研发、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
AI基础要素矩阵方面,在已有算力基础上,年底投运的浦发黎明万卡智算集群,将成为大模型研发的“算力引擎”,未来将扩容至10万卡,将为产业提供充沛、低成本、高可及的算力服务;同时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年内将采集1000万条高质量数据,浦东新区也即将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等。
金融支撑方面,浦东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为AI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具体包括10亿元规模的具身智能基金、20亿元种子基金、20亿元天使基金、26亿元早期硬科技基金、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以及通过浦东引领区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组成超1000亿规模的基金矩阵。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推介会上,还提出了20亿元人工智能种子基金(首期5亿元)整装待发,联动高瓴创投(GL Ventures)等20余家投资机构打造“种子-天使-成长-并购”全生命周期资本服务体系。
政策红利方面,浦东新区还将强化AI产业政策矩阵,鼓励大模型应用,并对人形机器人研发创新、应用场景示范、重大项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给予支持,形成从算力、模型、语料、场景的全维度政策体系。同时也提供更为优质的人才服务,浦东新区为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推出“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政策。此外,张江针对高成长性青年科创项目给予连续三年支持,每年最高100万元。
关于政策,此次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推介会上,发布了“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高质量发展十条”,为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空间载体方面,推出租金低至1元/平/天的创业空间和7-14天免费创业住宿,提供月租金不超过2000元、最长3年的低租金青年公寓支持,降低办公与居住成本。
要素支撑方面,发放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最高给予100%,各100万元补贴;支持建设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最高2000万元支持。场景应用方面,开放建设“AI+”示范应用场景,标杆示范场景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大模型备案给予补贴支持。生活配套方面,优化完善交通、环境、商业、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产城融合的新社区。
可以说,在浦东,人工智能从未如此贴近生活,它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而生活,也正因AI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浦东,这座拥抱AI的先行之城,必将在未来的全球AI产业竞争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