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这次是完全打碎底线,誓要彻底疯狂,前脚刚让特朗普难堪,后脚就在联合国连连讽刺英法,现在还点名批评我方,内涵俄罗斯。如今的以色列已然疯魔,内塔尼亚胡打算带领整个国家走上一条穷兵黩武的不归路。
当地时间9月9日下午,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居民区突然响起爆炸声,以色列空军十余架战机完成了一场筹划数月的精准打击。
事后,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辛贝特指挥中心高调宣称行动完全独立,却没料到这场针对哈马斯高层的突袭,会像多米诺骨牌般推倒中东乃至全球的外交平衡。
当时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在多哈,和相关方讨论美国提出的最新停火方案,这意味着,空袭不仅打破了潜在的和平进程,更直接打了美国的脸。
白宫事后承认,只在袭击前一刻接到通知,特朗普更是在社交媒体上急着撇清,不是我做的决定。
以色列或许算准美国不会真的放弃盟友,但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把特朗普政府架到了两难境地,既要维护对以支持的立场,又要面对海湾盟友的愤怒诘问。
果不其然,海合会很快召开紧急峰会,不仅强烈谴责袭击违反国际法,更直接启动了联合防御机制,明确表示对任何一国的侵略都是对全体的侵略。
以色列本想靠军事行动施压,却意外促成了海湾国家的安全协作,反而让自己在中东多了一层牵制。
而在联合国这个国际舞台上,以色列的姿态更显激进,甚至可以说故意挑事。
驻联合国代表吉拉德・埃尔丹,先是在安理会会议上拿英法的军事行动类比,为以色列空袭辩护,更早前的联大会议上,他甚至当众用碎纸机粉碎《联合国宪章》,这种极端行为当场激怒了欧洲国家。
法国立刻召见以色列大使,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还联合发表声明谴责,但以色列的挑事并非随机。
法国近期已明确表态,将承认巴勒斯坦主权国家地位,这直接触了以色列的红线,英国虽然在巴以问题上常和以色列站在一起,却在之前以军袭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问题上,公开表达了震惊。
内塔尼亚胡应该很清楚,通过在国际场合对抗不公秩序,能塑造自己强硬护国的形象,而这背后更关键的目的,转移国内对人质问题的不满。
要知道,被哈马斯扣押人员的家属团体早已发声,直言这次空袭无异于给人质判了死刑,国内压力可见一斑。
而且以色列还主动将矛盾引向中俄,试图进一步扩大外部敌人的范围。
9月15日,内塔尼亚胡在公开讲话中突然发难,声称中国等国家利用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进行反以信息围堵。
对此,中国驻以色列使馆迅速回应,直指这种说法毫无事实依据,是病急乱投医。
事实上,这种无端指责更像是一种外交策略的变种,通过把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批评,归咎于特定国家的信息操控,试图消解外界对以色列行动的质疑。
而对俄罗斯,以色列早在今年1月就埋下了矛盾,当时通过一项决议,允许国防军将作战中缴获的装备,经黎巴嫩转交给乌克兰,这一举动彻底得罪了俄罗斯。
对中俄的双线挑战,与其说是外交失智,不如说是内塔尼亚胡的政治表演,当国内压力难消时,塑造多国围堵的外部环境,往往能凝聚国内共识,巩固自身权力,但算盘打得再精,也架不住现实的反噬。
如今的以色列,正陷入自己编织的困局,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已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支持卡塔尔采取一切应对措施,中东地区从未形成过如此统一的反得以盟。
美国虽然没断援,但暧昧态度已经说明,未来的援助可能会附带更苛刻的条件,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明确反对,更让以色列失去了关键的国际支持。
内塔尼亚胡本想靠制造危机巩固权力,却让以色列逐渐失去了外交弹性,海合会的联合防御、欧盟的谴责声明、中俄的反对立场,这些正在织成一张制约以色列行动的大网。
说到底,以色列真正的不归路,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在政治算计中丧失了危机管控的能力。
随着9月15日多哈两场峰会落幕,中东的格局已经悄然改变,而内塔尼亚胡的这场冒险棋局,最终可能让整个国家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