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校园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发展热潮,从智慧教学到数字化管理,从科研创新到生活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高等教育的形态与内涵。在这一浪潮中,如何将技术创新与办学特色深度融合,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课题。
在众多高校的探索实践中,北京林业大学以“数智校园赋能工程”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改革工程之一,正通过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数智化育人体系。这所以林草学科为优势的高校,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数智化发展道路。
教学改革是北林大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领域。学校构建了“三横三纵”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以通识基础课、交叉融合课、前沿应用类为"三横",以林草类、理工类和文科类为"三纵",实现了AI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有机融合。面向2024级所有专业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 I、II、III,根据不同专业背景设置差异化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更具特色的是学校打造的"AI+X"微专业体系,通过“人工智能+林学” “人工智能+草学”“ 人工智能+风景园林学”等跨学科组合,为学生提供了跨界学习的宝贵机会,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在科研实践方面,北林大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林草领域研究。2024年4月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暨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研究、林草垂直领域大模型研究等方向开展深入探索。学校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林草资源监测、大型野生动物精准计数、林木病虫害智慧感知与预警等特色案例,不仅入选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首批"AI+X"前沿案例库,更成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优质平台,为学生学术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支撑这一系列数智化应用的是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学校对近百个常用教学科研资源进行访问优化和免流量处理,对学13号楼和东办公区网络进行优化升级,使超过6000名师生受益。数据中台接入全校15个部门31个业务系统,集成6931个字段,采集7000多万条数据,为各项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同时,学校通过部署漏洞扫描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等多种措施,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学生营造了安全可靠的数字化环境。
对于考生而言,选择北林大意味着获得融入日常学习生活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意味着拥有将前沿技术与专业领域结合的实践机会,意味着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校园服务。在这里,数智化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提升学习效率、拓展研究视野、优化生活体验的有力工具,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