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凉意阵阵,通辽市科尔沁区余粮堡镇吴金宝嘎查的田间地头却格外热闹。拖拉机轰鸣作响,农民们弯腰捡拾,一筐筐刚出土的水果萝卜个头饱满、颜色鲜亮,映衬着农户喜悦的笑容,也捎来了丰收季的喜讯。“看我们这萝卜,又大又水灵,都能当水果吃!”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胡亚民一边擦拭汗水,一边乐呵呵地说。
“今年我们几个村党支部书记先行先试种了1000多亩水果萝卜,还有部分党员大户、种植大户也跟着种了1000多亩,现在正在集中采收,按照目前行情,亩均收益保底3000元以上,没问题!”余粮堡镇吴金宝嘎查党支部书记周慧指着萝卜地说。
就在几个月前,他和邻近几个嘎查村的党支部书记还在为种植结构调整发愁。“我们之前试过葵花、地瓜、圆葱等,效果都不太理想。直到在山东青岛,我们才第一次见到水果萝卜,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回忆起当时的考察经历,周慧仍然很激动:“气候相仿、土壤适宜、种植周期跟咱们这边都很合适,大家当场就觉得,这项目可行!”
说干就干。今年春季,以吴金宝嘎查、王富村、瓦房二村等五个村为首的党支部书记们,带头试种水果萝卜2000余亩。党员大户、种植大户也积极响应,今年大家采取的是与专业公司合作的方式,“播、管、收、销”全链条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享”。忙活了几个月,看现在的长势,周慧志得意满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从起收情况看,亩产能达到9000斤以上,地头收购价每斤0.5元以上,除去成本,亩均收益3000元很稳妥,这可比种普通作物强多了!”
余粮堡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张云坤表示:“我们余粮堡镇聚焦一条主线、三个关键、一个小镇的镇域产业发展清晰的思路构想,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已明确打造东北地区最大萝卜小镇的目标。“
在推进过程中,余粮堡镇以“党建引领”为主线,通过制定实施“党委部署、支部响应、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紧抓“招商引资、利益联结、错季供应”三个关键,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由“一粮独大”向“多点开花”转变。今年余粮堡镇不仅成功引进青岛利君等企业落户,还通过“萝卜+N”“粮蔬轮作错峰上市”等方式,实现了产业收益与市场价值的最优化,让产业调整后的亩均纯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
张云坤介绍:“计划在3至5年内,我们镇将萝卜种植面积从2000亩扩至5万亩,并扩展白萝卜、胡萝卜、冰淇淋萝卜等多品种种植,配套建设冷链仓储,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品牌化,预计可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0余人,年人均务工收入可增加8000元左右。”
望着满载萝卜的货车缓缓驶离,周慧信心满满地说:“水果萝卜的丰收,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给老百姓蹚出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径!”
从科学探索的勇于尝试,到丰收现场的欢欣鼓舞,余粮堡镇用一颗小小的萝卜,“蹚"出了一条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是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大胆探索的生动实践,是传统农区调整种植结构的成功范例,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科尔沁大地上结出的累累硕果。(永梅、孙利杰、王常城)
来源:科尔沁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