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贝和罗永浩关于预制菜的“口水战”可谓赚足了眼球。罗永浩吐槽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得离谱,而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坚称自家门店没有预制菜,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这场风波的核心,其实是对“预制菜”定义的不同理解。消费者眼中的预制菜,可能就是那种加工好的料理包,加热一下就能上桌,总感觉少了点 “锅气”。
而西贝认为,自家菜品是中央厨房预处理,门店现做,不算预制菜。双方都紧紧握住自己的认知,互不相让。
这让我不禁想到,在AI领域,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认知差呢?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AI可能就是手机里那个能陪你聊天的语音助手豆包,或者是能帮你识别照片中人脸的智能相册。但实际上,AI的范畴要广泛得多。它就像一个超级大脑,涵盖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
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图像识别为例,当你使用手机相册的“人物”分类功能时,AI可不是简单地看一眼照片就知道这是谁。在它的“脑袋”里,有着复杂的神经网络,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每一张输入的照片,都要经过这张大网的层层过滤,一开始,它可能只能识别出一些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然后逐渐识别出眼睛、鼻子、嘴巴等更复杂的形状,最后综合这些信息,判断出这是不是一张人脸,甚至是谁的脸。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一步步推理,得出最终结论。
再比如大家常用的搜索引擎,当你输入一个问题,它能瞬间给出一堆相关结果,这背后也离不开AI的帮助。搜索引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你输入的问题,然后在海量的网页数据中进行筛选和匹配,甚至它还能根据你的搜索历史和习惯,猜测你可能想要的答案。
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些复杂的原理呢?大多数人对AI的认识,可能只看到了其中的冰山一角,只知道它能带来便利,却不清楚它是如何做到的。在AI的世界里,有很多“宝藏”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这些工具,有的你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比如当下十分热门的DeepSeek,它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趋势,制定更合理的商业策略。想象一下,你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你想知道明年流行什么款式的衣服,该进多少货。DeepSeek就可以通过分析时尚潮流数据、消费者购买行为数据等,给你一个详细的预测报告,让你在商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还有一些AI绘图工具如Midjourney,你只需要输入一些简单的描述,比如“一幅美丽的星空下的城堡”,它就能在短时间内生成一幅精美的画作。这些画作的质量,甚至可以和专业画家相媲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限制,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然而,对于这些强大的AI工具,DeepSeek可能更被大家所熟知,但目标用户更为垂直精准的AI绘图工具Midjourney我们很多人可能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更别提如何使用了。
AI 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医疗领域,AI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影像数据,能够检测出一些人类医生可能忽略的细微病变,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交通方面,自动驾驶技术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普及,但已经有很多城市在进行试点,相信未来我们的出行方式会有一个很大的变革;在教育领域,智能学习系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查漏补缺起来更方便。
面对如此强大的 AI,我们不能只是站在一旁观望,而应该积极地去拥抱它,更多地了解AI,使用AI,我相信这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