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终于把话挑明了:未来几年,以色列要做好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准备。换句话说,这个只有一千万人的国家,决定公然顶着全球舆论和外交压力,在加沙硬怼到底。好听点叫“战略自给”,难听点就是没了退路,只能往前冲。
加沙城的地面攻势一开打,外部压力就像潮水一样涌来。欧洲国家谴责、联合国批评、各路媒体狂轰滥炸。但内塔尼亚胡却冷着脸承认:没办法,我们只能靠自己。连经济方向都得调,别指望外贸多顺心,尤其是武器进口,欧洲卡一手,以色列就得被迫自力更生。他甚至抛出了那句“雅典和斯巴达的超级结合体”,听起来像演讲词,其实潜台词很简单——未来要既聪明又狠,要同时搞创新和打仗,才能扛得住孤立。
这种“自给自足”的论调,以前他也说过,但这次的分量不一样。因为眼下的局面太直接:9月底联合国大会就要开,英国、法国、加拿大这些国家已经放风,要承认巴勒斯坦国。更别说中国和一票早就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早已不停喊停火。以色列现在的算盘非常直白:趁国际社会动议成型前,把加沙尽快吞掉,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你们想承认巴勒斯坦随便,但地盘已经在我手上。土地是永久的,外交孤立最多几年,这账他们算得比谁都清楚。
问题在于,欧洲社会的耐心快见底了。民众和反对派压力一大,政府就得跟进。以色列要是真铁了心把加沙占到手,欧洲可能不只是嘴上骂,而是动真格的。外交孤立是一方面,真要动手卡以色列军工的脖子,那才是致命的。比如航空发动机、精密加工设备、高端电子元件,这些以色列还得靠欧洲供货。哪怕不是完全断供,只要增加门槛、提高成本,以色列军工体系就得付出高昂代价。对一个本就资源有限的小国来说,代价不是内塔尼亚胡一个人背,而是全民买单。
偏偏以色列的底气全绑在“美国不会抛弃我”这根线上。拜登时期,一度拖延了2000磅炸弹的交付,但特朗普一上台,就立刻解禁。内塔尼亚胡当然看在眼里,心里更明白:只要美国撑腰,国际社会其他国家最多骂骂、抗议抗议。真要让以色列停下,除了嘴炮,几乎没人有实际手段。但靠这种“唯一依赖”活下去,本质上就是赌博——美国政治一变风向,以色列就得自己扛全部代价。所以他才喊出“要准备孤立”,等于提前给全国打预防针。
说到底,这一切操作,最后付出的代价不是内塔尼亚胡本人,而是一千万普通以色列人。经济被拖累、成本飙升,孩子们继续被拉上战场,老百姓日子越来越紧张。一个国家的战略决策,换来的却是全民买单的孤立局面。内塔尼亚胡讲“雅典+斯巴达”,可雅典最后的命运是被拖入战争泥潭,斯巴达的结局是因为过度军事化而走向衰败。这话说得漂亮,但历史早给过答案。
这场赌博,或许真能让以色列暂时把地盘握在手里,但代价是和全世界对着干。孤立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而是一种实打实的代价。以色列能不能撑下去,也许未来几年就见分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苦的,不是那些握权的人,而是普通民众。一个小国,硬要把自己变成孤岛,还要赌全世界的耐心,这背后的无奈与疯狂,恐怕才是最值得人们警惕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