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我求你了好吗?我给你跪一下行不行,你起床吃个早餐,我送你去学校好不好?”
这是去年的我,常对儿子说的话。
那时的我,小心、卑微,整天围着孩子转,结果,换来的是他越来越严重的厌学情绪。
但一年后的今天,我用“喂牛效应”彻底让儿子从躺平摆烂、厌学懒散中走了出来,9月1号,初三开学,儿子顺利复学。
家长开放日那天,我坐在教室后排看他回答问题时自信从容的样子,控制不住地哭了出来。
这一路的艰辛,只有当妈的能懂。
01
1
我们这么爱儿子,他却越来越没出息
儿子是被娇惯着长大的。
我老公是独生子,公婆三十多岁才得了这个儿子,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等到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家里人给的宠溺更是变本加厉。
小时候,儿子在公园跑步摔倒,我正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婆婆已经冲过去抱起他:“乖孙,疼不疼?都怪这个破地板,奶奶打它!”
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公朋友送给了儿子一套价格不菲的乐高积木,孩子摆弄了几下不会玩,烦躁地推倒。
我“你再试试”的话还没说出口,老公已经接手:“爸爸来帮你搭,你去玩会儿别的吧。”
十岁时,他因为作文写不出来发脾气,公公心疼地说:“不想写就不写了,爷爷给老师打电话。”
最让我无奈的是每次我试图立规矩时,老公、公婆总会及时“救场”:
“孩子还小,大了自然就懂了。”
“我孙子这么聪明,不用那么刻苦”
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在物质上极大满足他,也极少拒绝他要求,有困难立即帮忙。
结果呢?他越来越不争气。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做作业时,只要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目,他不先思考思考,而是立马发脾气。
把笔一扔,整个人瘫在椅子上唉声叹气:“这题太难了!我肯定不会!”
有几次气得直接把作业本摔到地上,用脚踩。
学习不用功,还总找各种借口逃避,各种拖延战术运用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先是声称需要“查资料”,捧着手机一刷就是半小时;
然后又突然要整理书架,把书本按颜色、高低顺序重新排列;
接着要喝水、上厕所、找卷子。两个小时过去了,卷子上空空如也。
有一次我还掐表算过,他为了逃避写作文,竟然花了45分钟“精心挑选”哪支笔写字更好看。
我看着他这副自暴自弃的样,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冲进他房间一把夺过手机:“你到底要玩到什么时候?看看现在几点了!”
他居然理直气壮地说:“我在查学习资料,你凭什么收我手机?”
我气得差点把手机摔了:“查资料需要刷短视频?你还敢骗我,你学习是为了自己学的,不是为了我,装模作样地学习糊弄的是你的未来!”
“未来未来,天天就是未来!你们大人除了成绩还关心什么?”他红着眼睛喊。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击中我的心。
我气得浑身发抖:“好,既然你这么说,那从今天开始,我们不会再逼你学习了。你已经十六岁了,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
接下来的三天,我硬着心肠没有过问他的学习。
他果然乐得清闲,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刷视频。
头几天还只是不写作业,后来直接不上学去了,天天在床上躺着。
吃饭要我端进去放到他跟前;
弄乱的床铺也要我给他铺好;
穿过的脏衣服全都扔在地上,宁可在地上踩来踩去也不收拾一下。
他躺平一个月后,我终于忍不下去了,推开房门哭着求他:“妈妈求你别这么糟蹋自己了行不行,你难道打算这样过一辈子吗?”
他头也不抬,眼睛紧盯着屏幕:“这样挺好的,没人唠叨我。”
我深吸一口气,转身关上门,泪水不住地流。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层出不穷:
难道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老天爷要这么惩罚我?
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都能听话,都能坚持上学,我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叛逆?
说实话,我都后悔生孩子了!
02
1
【喂牛效应】让我们全家觉醒:
轻易满足孩子,只会让孩子叛逆、脆弱
直到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喂牛效应】才恍然大悟!
有经验的老农不会直接把草料放在地上,因为直接送到嘴边的草料,牛是不会吃的,闻一闻就走开。
但把草料挂在栏杆上,让牛抬抬头、伸伸脖子,费点劲才够得着,牛反而吃得香,消化得更好,长得更壮实。
我醍醐灌顶,教育孩子何尝不是如此!
孩子从小到大,我们在生活上给他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
最新款的手机、名牌运动鞋、各种点心零食,只要他想要,我们都尽量满足。
学习上更别说了,每次孩子遇到难题,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去帮忙。
爷爷代写作文,奶奶帮忙做手工作业,我替他整理书包,爸爸帮他解数学题……
我们太容易满足孩子,反而会让他觉得我们的爱太廉价,唾手可得,更不懂得珍惜。
我们没有底线付出,总想着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却不知道,这种成长环境,最容易养出叛逆、脆弱的孩子!
因为他习惯了即时满足,对于学习这种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到成效的事情他是忍受不了的,所以他才会厌学!
意识到问题后,我决心改变。
03
1
我用喂牛效应让儿子的厌学情绪消失
1.转变对孩子的态度,付出是有底线的,把家从“舒适区”变成“训练场”
我终于明白,付出可以没有条件,但必须有底线。
自从孩子休学在家,我的姿态就越放越低。
从最初催他上学,到后来只求他能按时起床;
从希望他完成作业,到后来只剩一个乞求——只要他肯吃饭,我什么都答应。
但我发现,我越是退让,他越安心地躺平。
不上学,天天吹着空调打游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的日子,哪个孩子愿意主动结束?
这不是孩子品性问题,因为家里的“服务”太到位了!
于是我狠下心,彻底改变了策略,把家从一个“避风港”变成了一个“训练场”,我不再是他的服务员:
断伺候:我不再把三餐端到床前。
厨房里有菜有肉,冰箱里有饺子馄饨,想吃就得自己动手。
洗衣机就摆在那儿,想穿干净衣服就自己洗。
断补给:不再给他钱充游戏买会员。
每周给一次零花钱,数额就够买点零食饮料。
想要更多?可以,家里有的是挣钱的活。
断情绪垃圾桶:不再无底线接收他的负面情绪。
当他乱发脾气时,我会平静地说:“我会等你冷静下来再沟通。”
儿子一开始激烈反抗,他摔门吼叫:“你就是嫌我烦了!不爱我了!”
我看着他发红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你记住,从你出生那天起,妈妈对你的爱就没变过。但真正的爱不是把你养成废物,而是帮你长成能独立行走的人。”
他赌气两天没吃饭,我也没管。
虽然这个过程心如刀割,但必须坚持。
因为我知道,只有让孩子明白“世间没有理所应当的得到”,他才会真正珍惜手中的一切。
到了第三天晚上,自己悄悄煮了碗面。
也就是从那以后,他不再对我大呼小叫,学会用正常的语气说话。
2.重构他的价值感,让他在“被需要”中找到存在感
厌学的孩子,内心往往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我儿子也是一样,他之所以躺得这么心安理得,是因为他认定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索性就什么都不做了。
破局的关键,不是逼他学习,而是让他重新感觉自己“被需要”,感觉自己“有用”。
于是,我刻意创造需要他帮助的场景。
第一步,从求助开始。
我不再扮演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
家里网络断了,我对着路由器唉声叹气:“这玩意妈实在搞不懂,你爸也不在家,看来今晚咱在家要无聊了。”
他起初装作没听见,但熬不过无聊,最终还是三两下就弄好了。
我立刻放大他的价值,由衷地说:“哎呀,这个家没你真得散!你真厉害!”
第二步,给他“非他不可”的任务。
我有意无意地创造一些只有他能解决的事。
“我手机这个内存怎么老是满啊,你会不会清理?”
“你爸说想给电脑重做个系统,这得找专业人士吧?”
他“切”了一声说,“这么简单的小事,我自己全都能给你搞定!”
第三步,让他的价值被外人“看见”。
亲戚群里讨论买新电脑,我特意说:“这事得问我儿子,他比我们懂。”
他表哥来家里玩,游戏打不过去,我自然地把儿子推出去:“让你弟教你,他玩这个可是高手。”
这些小事,像一块块小小的积木,慢慢垒砌起他垮掉的自尊。
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真正的价值感,从来不是被夸出来的,而是在为他人解决问题时,自己亲手挣回来的。
3.设置“非学不可”的底线,温柔而坚定地推动
爱不是无条件的妥协,而是有原则的坚守。
我明确告诉他:
“妈妈可以接纳你暂时的休息和调整,但绝不会同意你永远躺平。学习是你的责任,就像工作是我的责任一样。”
我们一起制定了一条最简单的底线:
每天必须有2小时用于学习,内容可以自己做决定,但必须执行。
他可以选择刷题、看网课甚至读名著,但这两个小时必须脱离手机,坐在书桌前。
执行的第一天堪称灾难。
他在书桌前如坐针毡,摔笔、叹气、频繁上厕所。
我在客厅强装镇定,强忍着不去看他。
时间一到,他冲出房间第一句话就是:“这下你满意了吧?”
我说:
“我满意的是你遵守了我们的约定。我知道你很难,但正因为难,你的每一次坚持才格外有意义。
这不是在向我证明什么,而是在向自己证明,你有克服困难的力量。”
坚持到第五天,他居然忘了时间。
我提醒他两小时到了,他愣了一下说:“等下,我把这个章节看完。”
那一刻,我知道,坚冰真的开始融化了。
如今,这两个小时已经从最初的“煎熬”变成了“习惯”。
有时他甚至会超时,然后得意地告诉我:“妈,今天那个物理题我终于搞懂了!”
我怕给他压力,没有表现出很激动的样子,只是笑笑说:“真好,攻克难关的感觉很棒吧?”
现在的我,不再是那个卑微求孩子上学的母亲。
而儿子,也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乐趣,成功复学。
经历过种种痛苦,我终于明白:
爱不是替孩子扫清所有障碍,而是给他适度的挑战,让他在克服困难中成长。
有时候,爱孩子需要“狠心”一点,因为未来的世界从不对任何人手下留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