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34年前,一张照片震撼了全国,照片中的小女孩,留着齐耳短发,穿着一件略显破旧的棉袄,双手握着铅笔。
眼神清澈而坚定地望向镜头,那双眼睛,仿佛能看穿镜头、直击人心,配图文字只有简短,四个字:“我要上学”。
就是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心声,一时间唤醒了无数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感,也点燃了中国希望工程的第一把火。
从那一刻起,这个被大家称作“大眼睛女孩”的孩子,成了中国公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面孔之一,而她的名字——苏明娟,也逐渐走进了亿万人的记忆。
当年只有8岁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张照片会改变那么多人的命运,那时的她只是一个来自安徽六安贫困山村的小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继续读书。
可对她的家庭来说,读书不是“理所应当”的权利,而是一种奢侈,在那个年代,像苏明娟一样因为家庭困难面临失学的孩子成千上万。
也正因为如此,她那张“求学的眼神”才会如此动人,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表演的痕迹,仅凭那一瞬间真实流露出的渴望,就足以唤起整个社会对贫困教育问题的关注。
照片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甚至还被选进了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了几代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一部分。
可以说,她是希望工程最初也是最成功的“代言人”,那个年代最直白、最有力的公益形象。
虽然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但她的故事却早已传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在她的影响下,无数人开始主动捐资助学,越来越多的孩子因此重返校园。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希望工程”这个名词,也正是从她开始,而对苏明娟本人来说,这张照片也在悄然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她没有像其他受资助者那样在接受帮助后就默默无闻地生活,而是因为这段经历,始终把“回馈社会”、“继续传递希望”当成自己的使命。
14岁那年,她成为当时年纪最小的代表,踏入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会议,这份荣誉,是社会给予她的肯定,更是对她身上那份坚韧与不屈的褒奖。
如今,34年过去了。那个让无数人心疼又感动的小女孩,也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很多网友都十分好奇,如今42岁的苏明娟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果说童年的一张照片让人们记住了苏明娟,那么她之后的人生,则让人们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因为淋过雨,所以愿意为别人撑伞”。
1991年的那个春天对她来说格外温暖,那份温暖在她心里生了根,也化作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进入大学后,她每学期都会收到学校发放的900元补贴,本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却选择把这笔钱悉数捐出,用来帮助那些比自己更困难的同学。
为了填补生活的缺口,她不怕辛苦,什么兼职都去尝试,甚至还做过售楼经理,她用一种最质朴的方式告诉别人,自己既愿意接受帮助,也愿意将帮助传递下去。
2005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银行工作,领到第一份工资那天,她没有犹豫,把整个月的收入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从那以后,她坚持十余年每月捐款,从未间断,那不是一次性的善举,而是把善意变成生活方式的一种坚守。
2006年,距离那张《我要上学》的照片面世已经过去15年,拍摄者谢海龙找到她,希望将照片版权拍卖,苏明娟毫不犹豫地答应,并要求将全部所得捐出。
最终,照片拍出30万元,这笔钱建起了西藏的一所小学,让数百名孩子重返课堂。
那个曾经被帮助的小女孩,如今已能亲手帮助更多孩子完成他们的“上学梦”,这是一个闭环,也是善良最动人的传递。
2018年,她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初心,那一年,她省吃俭用积攒下的3万元,被她拿出来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
她的号召很快引发社会广泛响应,基金会短时间内筹集到善款近五百万元,援建了5所希望小学,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子。
不同于一些利用基金会来获取名利的人,苏明娟的付出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她的坚持彰显着一种平凡却伟大的力量。
因为长期活跃在公益领域,她陆续担任过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团中央常委以及党的二十大代表等职务。
但这些职务对她来说并非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她始终没有行政级别,也不领取报酬,她更看重的,是能够继续在公益的前线,为孩子们奔走。
即便有人质疑她“沽名钓誉”,她从不辩解,因为她明白,自己真正该做的,是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而不是浪费精力解释。
如今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女儿们再也不用担心上不起学。
但她没有让孩子们沉浸在安逸中,而是经常把那件早已褪色的红格子衬衫拿出来给她们看,那是当年照片里的衣服,也是她命运转折的见证。
她希望孩子们明白,如今的幸福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世上还有很多孩子在为读书发愁。正因如此,她仍然坚定要在慈善路上走下去。
或许,人们更感动的不是苏明娟个人的成功,而是她懂得感恩的方式,她没有只想着回报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而是把恩惠延伸到更广阔的群体。
用自己的努力去托举起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希望,正因为如此,她的人生不再只是那张照片的延续,而是成为了希望工程最鲜活的注脚。
她证明了,教育最好的成果,不只是让人摆脱困境,更是让人学会承担、学会回馈,苏明娟用几十年的坚持,为我们展现了最真实、最温暖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