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呼兰区委宣传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司法为民理念,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呼兰区司法局充分依托街、乡(镇)、社区网格,积极开展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工作,同时,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化身专业网格员,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准帮扶 助力新生
今年以来,呼兰区司法局聚焦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难题,以网格为基、以融合为要,创新构建“司法主导、网格主责、多方联动”的安置帮教新模式,实现安置帮教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靠前”、从“单一帮扶”向“多元共治”的转变。
呼兰司法局联合人社部门,为安置帮教对象提供就业培训和岗位推荐服务,例如,在网格工作人员日常走访过程中发现,刑满释放人员张某存在就业困难,遂将情况反馈至辖区司法所,司法所第一时间联系张某了解其就业需求,推荐其参加了烘焙技能培训,结业后在当地一家面包店找到了工作,实现了稳定就业。
网格排查 多元化解
呼兰区司法局依托街、乡(镇)、社区网格,构建了“网格排查、分级调解、多元联动”的人民调解工作模式。网格员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并上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纠纷等各类矛盾隐患。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由网格内的人民调解员当场进行调解;对于较为复杂的纠纷,则启动乡镇(街道)调委会、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调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道德等手段,促使矛盾双方达成和解。
呼兰区某村,两户村民因土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矛盾逐渐升级。网格员发现后,第一时间上报并联合村里的人民调解员前往现场调解。经过多次实地勘察、查阅资料,以及对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的沟通劝解,最终明确了土地边界,化解了这起邻里纠纷。
站所合一 便捷服务
呼兰区司法局依托司法所一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了“站所合一”,同时,为了让困难群众能够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在乡镇社区网格内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络点,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群众可以在网格内就近咨询法律问题、申请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援助“零距离”服务。
呼兰区司法局还开辟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创新形式 融入生活
呼兰区司法局利用网格优势,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一方面,通过网格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定期推送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实现“指尖普法”;另一方面,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法律明白人”等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开展线下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
在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中,司法局组织网格普法志愿者深入各个社区,举办民法典知识讲座10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余人次,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此外,还结合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对特殊人群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妇女权益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呼兰区司法局依托街、乡(镇)、社区网格开展的一系列司法服务工作,不仅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能,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未来,司法局将继续深化网格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为建设法治呼兰、构建和谐家园贡献更大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