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秋来冰城 邂逅山河”——哈尔滨秋季旅游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呼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董晓昕表示,深邃厚重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的生态资源和灵动多姿的冰雪文化,交融成呼兰独有的文化底蕴,让历史变得鲜活,让平凡的烟火气异常生动。在美丽的金秋时节走进闻名遐迩的呼兰,感受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呼兰是黑龙江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也是著名作家萧红的故乡。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述过呼兰春的生机勃勃、夏的草绿云红、秋的河畔晚风、冬的静谧从容。呼兰,从萧红的笔下走进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很多文学爱好者向往的地方。
萧红故居纪念馆,一代才女的文学之路和传奇人生,在这里定格成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还原的图景;
亚洲之最的百年仙人掌,以苍劲绿意静立在西岗公园中,向游人们诉说着百年来呼兰的世事变迁和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
令人流连忘返的河口湿地公园,“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画卷在辽阔铺展,让人们尽情领略呼兰河的魅力。在呼兰文庙,感受呼兰的文脉久远;
四望亭、钓鱼台,石公祠……深邃厚重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的生态资源和灵动多姿的冰雪文化,交融成呼兰独有的文化底蕴,让历史变得鲜活,让平凡的烟火气异常生动。
近年来,呼兰区以“文旅+百业”双向融合、多轮驱动,实现了世界首座漂浮雕塑公园落地呼兰,扩大了三届萧红文化周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了20余项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探索形成了以文兴旅、以旅彰文、文旅互促的良好格局。
今秋呼兰区绘就了三条特色旅游线,备下双重贴心礼。
第一条线是“红色秋韵”,走“红色忆秋”线。从萧红故居纪念馆出发,在《呼兰河传》的文字余温里,触摸萧红笔下的乡土肌理;再到萧红墓前静立,向文学洛神致以敬意;沿途邂逅那株百年仙人掌,看时光在翠绿叶片上刻下的温柔印记。
第二条线是“人文秋味”,带您走“文化寻秋”线。从萧红故居纪念馆转身,走进呼兰文庙感受儒家文脉的厚重,留连石公祠、钓鱼台听历史轻声诉说,望哥特式建筑的尖顶触碰秋日晴空;正午时分,大宝全猪馆的杀猪菜弥漫着农家烟火,一口便尝尽呼兰家常滋味。
第三条线是“生态秋研”,带您走“湿地探秋”线。从呼兰河口湿地公园2号门入园,赏芦花与碧波共舞,累了便在岸边支起烤架,让香气漫卷;再到世界首座漂浮雕塑公园,看艺术雕塑随水波轻漾,在自然与美学的碰撞中感受独特韵味;午后赴大堡湾四季农场,闻着浓浓稻花香,亲手割下金黄稻穗,让研学之旅满是乡土意趣。
为了让游客便捷出行、玩得轻松,呼兰区专门开通了巴士专线,让游客无需费心规划,跟着秋光自在出发;萧红故居纪念馆还搭建了萧红文创市集,省市区老字号产品、萧红主题文创产品,从“呼兰味道”的美食到藏着故事的手作,把“呼兰记忆”打包带回家。
呼兰区非常注重游客的实际体验,
在餐饮保障上,呼兰区精选大宝全猪馆、大堡湾四季农场等本地口碑商家,明确食材新鲜度、卫生规范等要求,安排专人定期抽查;同时联动胜武食品等本地老企,确保午餐食材溯源可查,让游客吃得放心。
在出行服务上,选用宽敞舒适的旅游巴士,配备经验丰富的司机和导游,导游沿途会讲解萧红故事、湿地生态等特色内容,还会在呼兰文庙、湿地公园等观景佳点设置临时停靠点,方便游客拍照;此外,呼兰区还开通了服务热线,游客若有需求可随时反馈,确保出行体验顺畅舒心。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封娇 王静/文 刘达齐/摄
编辑:马云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