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冠精英联赛的战幕拉开,中国球迷本对代表中超出战的上海申花、成都蓉城与上海海港抱有期待。但首轮比赛战罢,三支球队悉数失利的结果,却给所有球迷浇了一盆冷水。这并非偶然的爆冷,而是一面镜子,清晰照出如今中超强队在亚洲顶级舞台上的真实水平,以及与日韩联赛球队之间不断拉大的差距。
回顾亚冠精英联赛首轮的三场较量,中超球队的表现难称合格。中超强队为何在国内赛场能叱咤风云,到了亚洲赛场却屡屡碰壁?核心问题在于战术理念的落后。日韩联赛球队早已形成了成熟的战术体系。
反观中超球队,战术理念仍停留在“依赖个别外援”“简单边路传中”的层面这种战术上的差距,使得中超球队在面对战术成熟的日韩球队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此外,青训体系的薄弱也加剧了与日韩的差距。日韩联赛球队的主力阵容中,本土年轻球员占比超过60%,且很多球员在23岁之前就已具备亚冠比赛的经验。
还有联赛节奏与强度的差距。日韩联赛的比赛节奏快,对抗强度高,球员在联赛中就能适应高强度的比赛氛围。日本J联赛场均跑动距离达到105公里,韩国K联赛场均跑动距离103公里,而中超联赛场均跑动距离仅98公里,高强度跑动次数比日韩联赛少30%。当中超球员来到亚冠赛场,面对节奏更快、对抗更激烈的比赛时,体能和技术动作都会受到影响。
亚冠首战的三连败,或许是一次“阵痛”,但也为中国职业足球敲响了警钟。想要缩小与日韩的差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层面,更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一方面,中超球队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战术体系,加强教练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学习日韩球队先进的战术理念;另一方面,要重视青训,加大对青训体系的投入,给年轻球员更多出场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
中国职业足球的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亚冠赛场上的失利或许是必经之路。但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失利中吸取教训,正视差距,脚踏实地去改变。只有真正解决战术理念、青训体系、联赛强度等核心问题,中超球队才能在未来的亚洲赛场上摆脱“疲软”的标签,重新赢得球迷的信任与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