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一种特别常见的野草——说不定你小时候在乡下路边都踩过它,却不知道它是个“宝贝”。
它叶子油绿油绿的,紧贴地长,一片围着一片像朵莲花。叶子形状宽宽的,像牛的舌头,所以我们老家叫它“牛舌草”,也有些地方叫它“车轱辘菜”或者“蛤蟆叶”,它的学名则叫车前草。
说起它啊,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古时候故事:
相传西汉的时候,有一位叫马武的将军,带兵去打仗。没想到六月酷暑,部队被困在荒郊野岭,又热又渴。没多久,不少士兵和马匹开始闹肚子、小便带血,一个个无精打采,连刀都提不动……随军的郎中急得团团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正当大家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叫张勇的马夫突然发现:有几匹马居然莫名其妙好了!他留心一看,原来这些马啃食了战车前面一种像牛舌头似的野草。
他也赶紧拔了些草,试着吃了几次,果然自己也好了!
将军得知后大喜,立即命令全军都去找这种草吃。没过几天,人马竟然都恢复了精神。因为是在战车前发现的,将军就给它取名——“车前草”。是不是像极了老祖宗的“天无绝人之路”?
这草特别顽强,不挑地方,路边、河滩甚至砖缝里都能长。它的种子沾点泥水就能粘在人鞋底、车轮上,“走”到四面八方去安家——所以你看,路边最常见的就是它。
我妈每到夏天必去田间地头摘一些回来。她总说:“这草不能小看,老人家传下来的智慧是有道理的。”
来看看老一辈怎么用它?
我妈一般会把它洗干净,晒干存起来。平时泡水喝,说能“下下火、利利水”。
有时候我被蚊子咬了几个包,她也会捣碎一点鲜叶子给我敷上,确实没那么痒了。
我还特地查了资料:《本草纲目》里也记载了它,说它能清热、利尿。老人口中说的“祛湿”“解火”,大概就是从这来的。
在这里还是要必须提醒大家:
它只是民间常用的养生食材,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果有不舒服一定要看医生,遵医嘱。
车前草平常好吃又简单的家常用法:
其实它还能做菜!嫩叶采回来焯一下水,拌点蒜泥、香油,清爽微苦,特别适合夏天吃。
我妈有时也会用它煲汤——加点排骨、两片姜,慢火炖成一锅清热祛湿的汤;或者煮水晾成凉茶,口感清淡,喝完身体很舒爽。
如果你也想试试,记住这些:
采嫩一些的叶子更好吃,
老根去掉
一定要用盐水浸泡10分钟,
冲洗干净
脾胃虚寒、孕妇或容易过敏的朋友不建议吃,
普通人也不宜天天吃、大量吃,每周三四次即可
我从妈妈那里学到的,不只是吃法,更是一种态度:大自然真的悄悄给了我们很多礼物,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棵草,也自有它的价值。
你小时候有见过这种草吗?你们那儿管它叫什么?家里长辈有没有用它的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回忆和经验~
记得关注我,下次一起认识另一种长在身边的花花草草!
#长在路边的野草,有着很大的妙用,赶紧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