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往往同时使用中药、西药治疗同一种病症,在诸多友好的中药西药之中,许多人并不知道有些中药和西药不可以同时服用,一些中药西药成分复杂,相互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产生不良反应,了解中药西药不可同服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提高用药安全、加大治疗效果。
一、中药与西药不可同服的原因
(一)中药与西药的药效学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存在着极为复杂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可影响药物疗效的安全性,如含甘草的中药与降糖类药物联用,甘草中成分可对降糖类药物作用机制产生影响,降血糖效果欠佳,甚至会减小降糖类药物的效果,使其发挥的作用受到影响;含麻黄的中药与降压药物联用时,麻黄中麻黄碱成分可产生兴奋作用,可削弱降压类药物降血压的效果,甚至会使血压上升,从而致使作用产生影响,作用效果减弱,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无法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所以,在进行中药与西药联用的过程中,应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确保患者能够安全用药、有效治疗。
(二)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中药某些成分会改变西药的体内代谢过程,影响其疗效及安全性。如常见的中草药圣约翰草会诱导机体肝药酶活性,加快多种西药的代谢速度。若圣约翰草同时应用,则西药体内代谢速度变快,血药浓度降低,使其疗效降低,进而出现因药代动力学作用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导致药动学改变影响治疗效果。除此之外,中药某些成分同样能够抑制机体肝药酶活性,西药在体内代谢速度变慢,血药浓度升高,药物毒性增加。因此在应用中药及西药时应注意药物间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相关不良反应的产生。
(三)成分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成分繁杂,在成分中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药效失去或有刺激性的毒性物质。例如含朱砂的中成药中含有汞,汞本身是种金属元素,本身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含朱砂中成药与具备还原性质的西药同服时,汞就会被还原,生成有毒性的沉淀物,刺激胃肠道,并产生中毒反应。例如含有机酸性中药,如山楂、五味子等,它们含有一定的酸性物质,能够影响到磺胺类药物的溶出度,磺胺抗菌药在酸性环境下尿液中易析出结晶,造成肾损伤。这种化学反应不仅影响药物药效,还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因此中药和西药同服时应该注意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防止产生不良反应。
二、常见不可同服的中药与西药举例
(一)安神补心胶囊
安神补心胶囊为常用于治疗失眠、心悸等症的中成药。但该药禁与西药溴化物、碘化物同用,因两者可于胃肠道发生反应而产生药源性肠炎;还禁与抗菌药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及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同用,因其抗菌作用受到抑制。因此该药与多种药品合用其药效和作用能产生拮抗作用并增加不良反应从而影响疗效。
(二)具有乙醇类中成药
具有乙醇类的中成药有风湿骨痛药、国公酒等,使用这类药酒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在使用中成药时要慎用多种西药。这类药酒不宜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镇静催眠药同服,因本类药酒会使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增强,而出现过度镇静乃至昏迷。不宜同时使用D860(甲磺丁脲)、降糖灵(苯乙双胍)等降糖药,两者合用会诱发低血糖反应。不宜与胰岛素合用,二者合用可诱发低血糖反应,还可与华法令等抗凝药同用,能增加抗凝作用,使出血风险增大。这些药品间相互影响会降低疗效或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疗效。
(三)含激素类中药
甘草、鹿茸、人参等含有多量类糖皮质激素的中药,在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激素样作用,如升高血糖等,因此与降血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联合用药时会降低降血糖药的疗效,造成血糖控制欠佳。此种不良作用,不仅降低降血糖药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会让患者面临血糖升高的风险,如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等。
(四)乌梅、山萸肉、五味子及其制剂
乌梅、山萸肉、五味子以及含有乌梅、山萸肉、五味子等成分的中成药,如山楂丸、乌梅安蛔丸、五味子丸等均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有机酸在胃肠道可与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发生反应,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降低,容易在尿中结晶而引起肾损伤,故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以免影响磺胺类药的疗效,甚至引起严重的肾不良反应。
(五)具有强心苷中药
罗布麻叶、附子、万年青等含有强心苷类药物,有强心和增益心肌收缩功能,与西药强心药(如地高辛)联合应用有引起心律失常的危险,因为强心苷类药物的安全性较小,过量会中毒,相互作用会降低强心药疗效或者引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致死。
(六)鞣质类中药
五倍子、大黄、虎杖等含鞣质类中药。鞣质是多酚化合物,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盐。此类中药与西药抗生素(如四环素)配伍,鞣质与西药抗生素含有的金属离子结合,生成沉淀,使其失去药效,导致抗生素不能发挥应有的抗菌作用,影响感染的治疗,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三、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
(一)医生咨询或药师咨询
在中药西药一起服用之前,要咨询医生或者药师的建议,医生或者药师可以根据病情及服药特点给出合适的服药方案。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可最大程度保障服药的安全有效性,预防不必要的隐患。
(二)分别服药
如果患者同时服用中药和西药,临床通常要求分别服用,以避免影响两种药物的疗效,一般要求服药时间间隔在一小时以上,隔开服药可以减少两药相互作用,保证药物疗效。
(三)监测不良反应
在中药与西药期间,时刻注意自己的反应,出现身体不舒服的症状要及时就诊。及时发现与处理不良反应,可避免发生更严重疾病情况,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四)避免重复使用
一些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两者合用时则易导致西药成份过量而产生不良反应。避免重复使用可避免药物使用过量,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五)特殊人群谨慎
老年人、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中西药配伍用药风险高,应更多注意中西药的随意配伍。此类特殊人群的体质以及自身的代谢能力,均与健康人士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选药时就需要更为谨慎,避免过度用药。
由上可知,中西药联用互为影响因素有众多之多,药物间能够影响药效及药物毒性的成因,加之用药的同时一定要向相关药师或医师问询,方可将药物联合而用,用药时间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擅自加用药物,用药的方法一定要正确,按照正规医院医生的医嘱,避免危害性的用法,正确合理用药。
作者:马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