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古装剧的时候,尤其是清宫剧,总会对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充满好奇。
从《甄嬛传》里忠心护主的苏培盛,到《鹿鼎记》里假扮太监的韦小宝,影视作品给我们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太监形象。
其中,最引人遐想的,莫过于“这个太监是不是没净干净?”这个问题。
在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里,似乎总有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他们或者净身不彻底,保留了部分男性功能,甚至在后宫搅动风云……
一刀下去,就真的干净了吗?
要搞清楚有没有净身不彻底的,我们首先得知道,这个“净身”手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很多人可能以为,净身就是简单地“一刀切”,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技术要求极高、过程极其残酷且死亡率不低的手术。
在清朝,执行这项手术的人被称为“净身师”,他们通常是世代相传,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技”。
手术前,准备成为太监的人需要经历好几天的禁食禁水,目的是为了排空肠道,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手术时,受术者会被牢牢捆绑起来,防止因为剧痛而挣扎。
在那个没有现代麻醉技术的年代,所谓的“麻药”可能只是一碗“臭大麻水”或者干脆就是硬扛。
手术过程极为血腥,净身师会用特制的弯刀,迅速切除手术者的全部外生殖器。
不仅仅是切除gao丸,而是连同**一同根除 。手术后,为了防止尿道口愈合堵塞,会插入一根麦秆或者白蜡针作为导管。接下来的三天,是生死攸关的恢复期,受术者不能喝水,只能躺着,忍受剧痛、干渴和感染的折磨。
整个过程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由于当时的卫生条件极差,很多人会因为大出血、术后感染或者各种并发症而丧命。能活下来的人,已经是万幸。
在这样高风险、高死亡率的手术,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 确保“干净”。
为了杜绝后宫出现任何秽乱的可能,也是皇权威严。因此,从手术本身的设计来看,其目的就是追求绝对的、彻底的“干净”。
滴水不漏的太监核查制度
残酷的手术是第一道关卡,那么清朝宫廷建立的一套严密核查制度,就是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火墙”。这套制度的核心管理机构,就是大名鼎鼎的内务府。
想成为宫里的太监,不是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净了身就能进的。清朝对太监的来源有严格的规定,私自净身是重罪,不仅本人要被处死,连动刀的净身师也要受牵连。
当一个净好身的“准太监”被送到宫门口时,绝不是直接就能上岗。他们必须经过富有经验的老太监进行仔细的“体检”。
这种检查极其严格,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侮辱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净身手术是否彻底,有没有任何“残余”或“再生”的迹象 。
一旦发现有任何问题,这个人会被立刻退回,永不录用。
你以为通过了入门检查就万事大吉了吗?并没有。
为了防止有人蒙混过关,或者因为某些体质特殊的人出现身体复苏的情况,清宫里还有一套定期复查制度。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内务府会定期,比如每年甚至每半年,对宫内所有太监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这种突击检查让所有太监都提心吊胆,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因为一旦在复查中被发现“不干净”,后果是毁灭性的。这不仅仅是丢掉饭碗那么简单,而是会被视为欺君罔上,直接处死。
在如此高压和严密的制度下,想要靠侥幸心理蒙混过关,其难度不亚于登天。
从制度上几乎堵死了所有“假太监”或“不彻底太监”进入紫禁城的可能性。
那三个“漏网之鱼”是谁?
制度说得再严格,总有人会问,会不会有例外呢?毕竟人是活的,制度是死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一个是亲历者的回忆,另一个是官方的档案记录。
晚清时期的一位老宫女何荣儿,在出宫后口述了大量宫廷见闻,后来被整理成一本书,叫做 《宫女谈往录》。这本书为我们了解真实的清末宫廷生活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视角。
在书中,何荣儿明确表示,宫里的规矩极严,太监净身这种事关皇家颜面的大事,根本不可能有人敢动手脚。
净身师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太监自己更不敢用这种事赌博。在她看来,所谓“不干净”的太监,在紫禁城里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说宫女的回忆还只是个人见闻,那么官方档案的记录则可以称得上是“铁证”了。
根据现存的清代内务府档案记载,从顺治皇帝入关到宣统皇帝退位的整整267年间,被官方记录在案的“净身不彻底”案例,总共只有三起。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你看,这不就有了吗?”但关键在于这三起案例的来源。档案明确指出,这三个“漏网之鱼”,没有一个是在北京的官方净身机构操作的,也并非服务于紫禁城,而是全部来自于外地的王府私自进行的净身手术。
安德海与李莲英?
其实,历史上关于大太监的流言蜚语却从未停止过,其中最著名的两位,莫过于慈禧太后时期的宠监安德海和李莲英。
安德海因为深得慈禧宠信而恃宠而骄,飞扬跋扈,甚至违背“太监不得出京”的祖制,最终在山东被巡抚丁宝桢就地正法。
民间一直有传言,说安德海是假太监,与慈禧关系暧昧。不过,有人为了杜绝这样的流言蜚语,于是在安德海被处死后,丁宝桢为了验证传言,特意下令将其“裸体暴尸三日”,验明正身。结果证实,安德海确确实实是个净了身的太监,谣言不攻自破。
至于李莲英,关于他的传闻就更多了,说他净身时因为贪财而对净身师有所保留,所以没有净干净。但这些说法大多出自野史和民间传说,缺乏任何可靠的证据支撑。
考虑到李莲英在宫中数十年的地位,如果他真的有问题,在内务府年复一年的严格检查下,是绝对不可能隐藏过去的。
这些流言,更多的是因为他权势滔天,引来了外界的嫉妒和揣测。
结论
所以说,在清朝,尤其是在作为权力中心的紫禁城内,几乎不存在净身不彻底的太监。
我们之所以会有“假太监”的印象,一方面是受到了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艺术加工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低估了封建皇权对维护自身统治纯洁性的决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