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风口
本期要点:谷歌究竟是真有戏、还是假繁荣?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9月15日,谷歌的股价上涨超4%,成为继英伟达、微软、苹果之后,第四个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
![]()
据报道,谷歌的云业务已成为最显眼的增长点,也是分析师们眼中股价持续走强的核心因素。连他们在AI领域的竞争对手OpenAI,也是他们云服务的大客户。
此外,美国法院近期一项裁决允许谷歌继续保留对Chrome浏览器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的控制权,免于被拆分,也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投资者对谷歌的信心。
最近,AI领域确实有些狂热。
一个有关数千亿美元AI云服务合同的消息,就能让Oracle这样市值已经几千亿的公司,股价单日一度涨超40%。
英伟达也是以4.25万亿美元的市值,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跟着英伟达喝喝汤的博通,新公布的业绩也很亮眼,近期股价也在大幅上涨。
然而,当市场沉浸在对AI前景的憧憬中时,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在AI浪潮中,究竟谁是受益者、谁是假繁荣。今天,我们就以谷歌为例,好好看看它是真那么坚不可摧吗?
先说结论,我认为,谷歌短期繁荣增长,但却有长期风险。它看似处于AI革命的前沿,却只是提升了旧业务的效率,因此也就很难说谷歌会是这场变革中的最终赢家。
保旧弃新
首先,我们不妨认真剖析一下谷歌是如何看待新业务和旧业务的。
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就自豪的说,AI正在积极影响业务的方方面面,并带来了强劲动能。
![]()
他大概指的是总营收同比增长14%,净利润增长19%,搜索广告业务收入增长12%,以及云计算业务大增32%。
其中广告收入仍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标志着谷歌依然是一家根植于传统收入的公司。
然而,AI浪潮的短期受益者不一定就是最终赢家。
谷歌通过AI优化既有业务,确实享受到了第一波红利,但他们下一代商业模式的构建却并不怎么成功。
这就像是马车时代,你在用新技术让马车跑得更快,可是汽车终究会把马车淘汰。
可是,当一家巨头的核心创新都围绕着如何让旧业务活得更好,那么他们必然难以做出革命性的决定。
谷歌内部的人才和预算都在流向如何优化广告点击率、如何提升云服务的销售额,而不是去探索那些属于未来、但可能会影响广告业务的全新商业模式。如果谷歌不能自我革命,那么未必能持续保持优势。
安卓算是谷歌搜索之后扶植起来的最大的业务板块了,但我们曾经介绍过,移动智能时代的控制权将主要在手机厂商和大模型平台之间进行,操作系统的控制力将大大削弱。
![]()
安卓之后,谷歌众多的新兴业务一直表现平平。如本应支撑未来出行服务的Waymo,单季收入仅约3.7亿美元,还不到总营收的0.5%。
谷歌也并没有将Waymo拿出来大说特说,而是将其放入“其他”版块中,并不像特斯拉那么重视Robotaxi业务。
根基不稳
但更关键的是,谷歌的传统业务其实已经岌岌可危。搜索引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云服务也挑战重重。
传统搜索是提供链接,让用户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不经意地点击广告。AI搜索却是直接提供答案。除非用户要查证资料来源,才会点开网页查看,广告自然没地方放了。
谷歌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搜索页面加入了AI概览的功能,希望能对抗AI搜索。
而且前段时间,我们还报道了,谷歌在搜索中加入了AI Agent,能帮用户订餐、规划旅行、推荐商品,并从交易中抽取佣金。这个模式理论上比广告更具吸引力,因为它的结果更确定,商家更愿意掏钱。谷歌希望以此找到AI搜索时代的可以替代传统广告的收入模式。
但一方面,AI概览对于谷歌搜索广告而言,就是左右手互搏,AI搜索不是谷歌的天下,有好几家竞争对手,AI搜索注定摧毁谷歌的传统广告模式,而新的收入模式能否确立却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AI Agent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都远未成熟,何时能产生可观收入,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这个赛道强者如林,亚马逊的电商AI、Meta的AI助手、OpenAI的ChatGPT Agent,包括各大创业公司,都在觊觎AI Agent这个入口。
也就是说,谷歌曾经独享的搜索广告,正在衰落,而在新领域中,谷歌只是众多竞争者之一,新业务难以接替搜索。
有朋友会说,谷歌云不是增长很快吗?
但这只是因为谷歌搭了AI模型训练的便车。算力需求的增长实在太快了,各大AI公司已经饥不择食。
可是此时,云服务其实主要取决于你的云有多少GPU,尤其是以英伟达GPU为代表的高性能算力。当所有的云厂商都在疯狂堆积GPU时,云服务本身就从一种高技术壁垒的服务,变成了算力的二道贩子。失去了技术优势,主要的利润也就被英伟达等算力硬件提供商拿走了。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谷歌曾经主导的AI开发框架“TensorFlow”,已经被Meta的PyTorch所取代,成为开发者的首选。
因为选用PyTorch的开发者可以自由地在AWS、Azure或任何支持PyTorch的平台上部署模型,而选择TensorFlow就只能和谷歌绑定。
一个表面上增长迅猛的云业务,底层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且基于技术所构建的生态优势也在丧失。哪怕有还算不错的32%的增长率,但在爆炸式增长的云计算业务领域也并不突出,而且恐怕难以长期维持。
所以,当我分析完后,你是否发现了,AI革命本应带来的残酷洗牌其实还没开始,大家都还在革命前的AI小红利期中和睦相处。
谷歌的3万亿市值之下,根基正在动摇,有可能就是被洗掉的一方。他们并没拿出很好的解决方案,只是在通过增长来向市场证明自己没问题。因为谷歌知道,华尔街和大多数投资者只关注短期财务数据这样的滞后指标,漂亮的业绩可以掩盖一切。
但这恰恰是有问题的。
别忘了,要真正看懂企业未来命运,超前指标才是真正值得关注,比如业务模式、竞争格局,甚至是对某项重要技术的投入。
就像特斯拉,一直押注自动驾驶技术,也许导致短期业绩比较难看,但却在积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基于FSD的Robotaxi业务得到监管的许可,马斯克的多年设想就将实现,而特斯拉也就将成为未来出行服务的主导者。
所以,一定要超越那些机构投资者的视野,在他们看懂之前开始布局,而不是在泡沫出现了才入场。而这离不开在产业一线的持续观察和对底层规律的把握,所以也欢迎来到科技特训营,掌握看懂科技产业的系统方法论,和我一起,先人一步,领先一路!
最后,我也想问你一句,在你的投资或创业中,你是像谷歌一样,在打造一辆更快的马车,还是在发明属于未来的汽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再提醒一下,明年一月初拉斯维加斯的CES展观展团已经开始招募。届时,我将陪同你和各位优秀的科技企业家,在产业第一线浸润式的观察和思考。率先报名还有早鸟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报名。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长按图片扫码报名,先人一步,领先一路
再宣布一个重要活动,在10月19日,我们将开启硅谷长寿考察团的活动。我将带领大家走访顶尖机构,亲身体验最前沿的长寿科技,并与一线的长寿科技研究者和践行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无论你是想亲自体验最前沿的科技,深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能力,还是希望和我一起到产业创新一线调研,并将这些技术带回国内,推动长寿科技的普及和发展,都欢迎你加入。考察团的具体内容和报名方式,请点击链接查看。
最后,鉴于公众号推送机制的改变,你未来刷到要闻评论的机会可能没那么多了,建议你加入粉丝群,第一时间得到我的独家前沿分析,而且我们还会每天在粉丝群里发布独家资料,快快扫码加入吧!
↓¥399,掌握王煜全AI产业预测精华(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
此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个清单,扫描加群即可领取
“AI巨头的成功和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