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数月的揣测和博弈之后,美联储终于宣布降息。周三,这个由12人组成的决策委员会投票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落在4%至4.25%区间。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虽然幅度有限,但这一决定对普通美国人的荷包和工作安全可能带来直接影响。美国经济正处于高通胀与就业恶化并存的“滞胀”风险之中,市场和白宫的压力迫使美联储作出选择。
消息公布后,华尔街股市一度上扬,但当投资者发现美联储内部对后续降息预期分歧严重,乐观情绪很快降温。美联储最新预测显示,虽然整体上有小部分官员预计年内可能再降息两次(大概率在10月和12月),但仍有七名委员明确表示今年不打算再降息。
这种分歧使市场走势反复:股价先冲高再回落,随后在交易中段又重新反弹,显示投资人情绪极为敏感。
新任理事、川普任命的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主张降息幅度应更大,至少应一次性降0.5个百分点;而另一名成员则投票反对任何降息,理由是美国已经连续53个月通胀高于目标。
主席鲍威尔在会后记者会上坦言,美国就业市场的压力正在加大:“边缘群体——刚毕业的年轻人、少数族裔——就业尤其困难。整体上我们看到的环境是低招聘、低解雇。”
总统川普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大幅快速降息,把利率从4.5%直接砍到1.5%,以提振疲弱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他甚至一度威胁要起诉主席鲍威尔,指控持不同意见的理事“有金融犯罪”,并加快任命亲信填补空缺席位,以施压决策。
川普总统表示低利率可以让消费者和企业释放更多资金,进而推高支出、股市和401(k)退休账户。但批评者警告,这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胀,让美联储“顾此失彼”。
投资经理Isaac Stell指出,这次降息的主要理由并不是控制通胀,而是拯救就业市场。他说,美国失业率已升至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劳动力市场恶化速度超出预期,“这迫使美联储必须采取行动”。
根据鲍威尔的预测,美国失业率可能在年底达到4.5%,而通胀要等到2028年才可能降到2%的目标水平。这意味着降息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就业压力,但长期通胀仍是难题。
一些企业家认为美联储动作迟缓。房地产大亨格兰特·卡多恩直言:“他们把利率拖得太高太久,伤害的是中产阶级、房地产市场和创业者。”
在经济学家看来,这次0.25%的降息本身并不意外,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分歧、以及白宫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冲击,才是未来市场最大的变数。
当天汇率
1 美元=7.10人民币
拓展人脉和商机的工具
美国同城分类信息网免费发布平台!
点击下方原文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