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预制菜是:
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
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
不添加防腐剂,
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
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
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
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四类不属于预制菜的产品:
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
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等主食类产品;
不经加热或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如即食罐头)、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
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
物流线路大致可分为四条:
①有专门的预制菜制作商,它们生产的也可能有“ 不属于预制菜的 ”。
②别人家的中央厨房,向没有关联的餐厅供货。
③自己的中央厨房向餐厅供货。
④没有餐厅外预加工环节。
④可以说没有“外部预制”,③没有集团外的“外部预制”,①②都有第三方的预制行为。 《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对预制菜的定义,仅限于①②。但①②也不全是预制菜,一些品类也不是预制菜,如给黄瓜去皮切片,馒头工场制作的馒头,金枪鱼罐头等。
③按定义不是“预制菜”,但同样可能有长距离配送,有预煮、预炸、腌制、密封包装等,也可能加热后即可食用。
总结几点:
①有关部门定义的“预制菜”,似乎可以理解为范围内的“预加工”制造出来的可直接销售的“半成品菜”。
②“预制菜”或“预制”“预加工”主要是从生产环节上分的,是否预制,不应影响质量。例如冷冻保鲜、密封保鲜都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只是不得添加防腐剂。
③使用“预制菜”降低了成本,但这不是形成价格差异的理由,“预制菜”价格就应该便宜这一观点不正确。
④无论是不是预制菜,全链条保证健康,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