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当地时间周二,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相关个人及实体发起新一轮制裁。
此次制裁目标涵盖美国政府口中“为德黑兰军队提供资金支持”的对象。
美国财政部在声明中指出,这些被制裁的个人与实体长期协助协调资金转移。
涉及的资金来源包括伊朗石油销售所得,而这些资金最终流向伊朗军队、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以及伊朗国防部和武装部队后勤部,为这些机构的运作提供了经济支持。
“伊朗此类‘影子银行’网络——由可信赖的非法金融服务从业者操控,正不断滥用国际金融体系,通过海外空壳公司及加密货币洗钱等方式逃避制裁。”
美国财政部在声明中如此描述被制裁对象的运作模式,强调其行为对国际金融秩序的破坏。
根据美国制裁政策的常规条款,一旦被列入制裁名单,美国公民及美国企业将被禁止与这些目标主体开展任何商业往来。
此举旨在切断被制裁对象与美国金融市场及商业体系的联系,削弱其资金流通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国今年首次针对伊朗实施制裁。
早在今年6月,美国就曾发布过一轮伊朗相关制裁,当时的制裁重点是“为伊朗国防工业采购机械”的相关主体。
美国财政部彼时透露,那次制裁锁定了1名个人和8家实体,理由是他们在“伊朗国防工业敏感机械的采购与转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认为这些行为增强了伊朗国防工业的实力,对地区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从当前美伊关系及核谈判进展来看,双方在关键议题上的分歧仍未弥合。
伊朗方面本月早些时候曾释放过一定的对话信号,称伊朗与美国之间的核谈判渠道尚未完全关闭,暗示仍有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的可能。
但伊朗同时指出,美国提出的“限制伊朗弹道导弹及高超音速导弹研发”的要求,成为阻碍核谈判推进的重要障碍。
伊朗认为导弹研发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反对外部势力干涉,而美国则将伊朗导弹计划视为地区安全隐患,坚持要求纳入谈判议题。
此外,美伊核谈判的进程还受到地区局势冲突的直接影响。
此前,在以色列与美国对伊朗军事设施及核设施发动袭击后,伊朗采取报复行动。
通过多轮弹道导弹与高超音速导弹打击以色列,这一系列军事冲突直接导致伊朗与美国的第六轮核谈判陷入暂停状态。
截至目前,双方尚未就恢复谈判达成明确共识,核问题的解决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此次美国加码对伊朗的制裁,无疑将进一步加剧美伊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可能对地区局势稳定及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后续双方在制裁与反制裁、谈判与对抗之间的博弈值得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