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无风不起浪,在外界以为之前印度传出将实施一笔“惊天动地”的武备采购消息是假的时,却没想,这个计划被印度国防部证实了。
据环球网9月13日报道,印度空军日前已正式递交采购草案,以约226亿美元直接向法国达索公司下单114架“阵风”战斗机。
不出预料,这个消息又引起外界一片嘲笑和质疑,那么印度这天价采购,到底是买安全感,还是又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又反映出了印度怎样的困境?
“印度制造”的纸飞机
一笔总金额接近230亿美元,折算成印度卢比是惊人的2万亿,采购目标是114架法制“阵风”战斗机。
印度国防部已经证实,空军递交的草案已经摆上桌面,整个流程甚至直接跳过了传统的招标竞标环节,直接下单。
这笔天价订单最核心的驱动力,其实藏在合同的附加条款里:未来60%的组件必须在印度本土生产,这背后,是印度一个宏大的野心——用庞大的市场,强行撬动自己孱弱的航空工业。
他们的模仿对象很明确,就是邻国那条从组装歼-11A最终走到自主研发歼-16的崛起之路,蓝图画得相当漂亮,印度的塔塔公司将与法国的达索、赛峰集团携手,不仅要为“阵风”生产部分机身,甚至还要联合为下一代战机AMCA开发发动机。
听起来,这像是一个“以市场换技术”的绝佳范本,一派深度合作的欣欣向荣,然而,现实却总是一地鸡毛。所有这些美好构想的最终承接者,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
这个名字在印度航空界几乎就是垄断、低效和缺乏创新的代名词,历史的教训并不遥远,早在2007年,印度就曾启动过类似的采购大单,当时计划本土制造108架战机,结果呢?计划最终因技术转让的无尽扯皮和各方对HAL能力压倒性的不信任而彻底流产。
HAL的“光辉”事迹至今仍是笑柄,被寄予厚望的国产LCA“光辉”战斗机,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不说,交付给空军的飞机,竟然连发动机和基础航电系统都没装齐。
面对这样的“国产骄傲”,印度空军的将领们可以说是彻底失去了信心,感觉自己被当猴耍了,自家造的指望不上,那就只能把目光再次投向国外,这也就从根源上解释了,为何要硬着头皮再签一份天价采购单。
可最根本的那个问题依然悬着:法国人真的会把压箱底的核心技术倾囊相授吗?还是说,印度最终只是花了大价钱,从一个客户,升级成了一个稍微高级点的“拼装厂”?
残酷现实
为了让这笔天价交易显得物有所值,印度官方开足了马力,极力将“阵风”塑造成一架无所不能的空中战神,在他们的宣传口径里,这款战机在“5.7”印巴空战中表现神勇,甚至成功躲避了多枚PL-15E远程导弹的攻击。
这种不合逻辑的“赢学”式宣传,听起来确实让人热血沸腾,然而战场是残酷的,就在那场被官方大书特书的空战中,坊间流传的版本却是印度空军损失了3架“阵风”。
随之暴露的,是“阵风”在技术层面的几大致命短板,其装备的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被指探测距离严重不足,在现代空战中如同近视眼,而它引以为傲的SPECTRA综合电子战套件,在面对新体制雷达时,预警能力也显得力不从心。
更要命的是,其配套的“米卡”空空导弹,射程明显偏短,在超视距作战成为主流的今天,这意味着“拳头不够长”,处处受制于人。
有趣的是,印度这笔史无前例的采购大单,对法国达索公司而言,不啻于一场“及时雨”,它像一剂强心针,恰好在全球对“阵风”性能产生怀疑的当口,强行为其挽回了声誉。
目光转向印度的对手,巴基斯坦的装备更新可没闲着,他们已经引进了中国的歼-10CE,同样挂载着让“阵风”头疼的PL-15E远程导弹,正好打蛇打七寸。
更深远的威胁在于,巴基斯坦还计划采购更先进的歼-35AE隐身战机,当五代机出现在战场上空时,“阵风”这款四代半战机所面临的,将是无法靠数量和宣传来弥补的代差鸿沟。
无路可走
最终拍板“阵风”,并非因为它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最优解,恰恰相反,这是所有选项被一一堵死后,剩下的唯一一条栈道,这个选择,深刻地折射出印度在地缘博弈中的无奈与被动。
首先得理解印度空军的燃眉之急,他们的机库里,停着超过300架亟待退役的老旧战机,近100架米格-21,约60架米格-29,48架幻影-2000,还有115架“美洲虎”攻击机,这些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严重老化。
此前采购的区区36架“阵风”,对于填补这个巨大的窟窿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空军的换装需求,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
然而,环顾四周,能买谁的呢?他们曾把目光投向美国,F-35隐身战机无疑是诱人的,但美国开出了条件:想买可以,先在购买俄国石油的问题上站好队,这种附加了政治条件的军售,印度无法接受,美国的大门就此关上。
那回头找老朋友俄罗斯呢?也不行了,印度空军对于苏-30MKI那糟糕的可靠性和维护记录已经怨声载道,加上俄制武器近期的实战表现实在不佳,让印度军方对其信心大减,苏-57、米格-35这些选项,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欧洲的“台风”、瑞典的JAS-39等其他机型,要么早已在早前的竞争中出局,要么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这么一圈排除法做下来,只剩下法国的“阵风”成了那个唯一现实可行的选项,法国人不附加复杂的政治经济条件,买卖相对纯粹,更关键的一点是,印度已经为第一批36架“阵风”建立了完整的后勤与训练体系。
继续采购同款机型,可以完美沿用现有的一切,避免了因换装全新机型而产生的巨大沉没成本和时间成本,这笔账,印度人算得很清楚。
结语
所以,这次采购的本质,并非主动寻求最强技术,而是在“国产自主失败”和“被国际伙伴拒绝”的双重困境挤压下,被迫走上的一条路。
信息源:
《114架“阵风”!印度空军提议》环球时报2025-09-13
《印度空军拟购买114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将是印度历来最大一笔国防订单》杭州日报2025-09-13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