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9月以来,日本政坛并不太平,因为石破茂突然宣布辞职,直接引发了一场政坛大洗牌,要知道,石破茂这一退,自民党就必须通过党内选举选出新总裁,基本就是日本下一任首相的接班人。
目前看来选举关键时间点已经明确,9月22日会公布候选人名单,之后候选人会开记者会,跟大家说说自己如果当选会怎么搞政策,到了10月4日,就正式投票决定谁能当这个总裁。
这次自民党总裁选举,有五位核心候选人浮出水面,分别是茂木敏充、林芳正、小泉进次郎、小林鹰之,还有最近热度比较高的高市早苗。
9月13日到14日,日本电视台和读卖新闻一起做了个民调,结果倒是挺有意思, 高市早苗以29%的支持率排第一,小泉进次郎紧随其后,支持率是25%。
有意思的是,虽然高市早苗民调领先,但不少人担心她会“提前出局”,这成了当前选举的最大矛盾看点。
石破茂的辞职,可能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自民党在选举中接连失利,这对他的领导地位冲击那可是相当大,去年10月众议院选举,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席位数量连半数都没到。
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更是又丢了19席,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都没了半数席位 ,国会形成 “朝小野大”的不利局面。
石破茂本来被当作稳健派来挽救局面,可选举总是输,党内质疑反对声更是越来越多,原本支持他的派系也逐渐散伙,像安倍派、麻生派等核心势力都突然倒戈,要求提前进行总裁选举。
其次就是,党内矛盾越来越大,权力斗争相当激烈,9月6日,菅义伟,小泉进次郎等重要人物和石破茂秘密谈话,这其实就是在施压,让他主动下台,防止党内矛盾公开化,这次密谈成了促成他辞职的关键因素。
最后,石破茂任期内的政绩不太理想,执政根基也不稳,他上台本来想稳住局面,完成美日贸易谈判,可是日美关税协议签署后,日本在汽车,钢铁一些领域让步太多,国内企业,像丰田,新日铁等都公开批评,底层民众支持也变少了。
他继续执政的理由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所以只能选择辞职,石破茂自此又成为日本史上的一位短命首相,执政连一年都不到,谁会成为石破茂的接班人?
高市早苗能成民调黑马,靠的是三张“王牌”。
首先是党内有靠山,得到自民党旧安倍派支持,而安倍派在党内影响力大,人脉和资源都多,给了她坚实基础。
其次是社会人气高,媒体上露面比较多,她的强硬的立场态度,也清晰的主张思路,自然就容易被日本记住,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支持。
最后是政策有手段,提出“积极财政出动”,让政府多投入稳经济,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现在日本经济也不好,这主张不仅党内有人认可,还吸引了部分在野党支持者。
同时,高市早苗的缺点也很致命,她的特点明显,争议比较大,她自称是安倍路线继承人,还老是去参拜靖国神社,外交上对华强硬,经常和中国台湾地区高层公开互动。
她的这些行为在日本国内会有部分认可的声音,但往深层次想,更容易被解读成“对抗”与“挑衅”。
很多人担心,要是她当选,就非常可能继续参拜靖国以及强硬的涉华表现,这会直接加剧地区紧张。
而日本现在麻烦多,疫情没彻底过,通胀汇率问题严重,工资涨不上去,企业要订单,民众要稳定,根本经不起她这么折腾。
从日美关系来看,石破茂执政时和美国达成15%汽车关税协议,是一个重要的成果,特朗普担心高市早苗的强硬对华态度会打乱原有的合作情况,影响到美国自身的利益。
候选人名单里,小泉进次郎、林芳正、茂木敏充都在美国留学过,也懂美国思维,和美国打交道会有默契,不会随便破坏合作,但高市早苗的强硬,显然不符合美国想要的稳定。
自民党总裁选举规则也很可能让高市早苗“提前出局”,选举分两轮,第一轮党员票和议员票一起算,假如没人过半的话就进第二轮,第二轮议员票权重提高,派系间博弈起到直接决定的效果。
高市早苗的困境其实很明显,虽然在基层选民里支持率高,但并不代表能转成议员票,而第二轮议员票就显得很重要。
她立场这么强硬,很容易让其他派系抱团成“反高市联盟”,首轮各候选人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第二轮其他候选人会集体投票支持同一人。
而且派系领袖选接班人,可不是谁最受欢迎就选谁,他们更看重各自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还能稳住外交,推动经济,高市早苗的立场显然不符合多数中间派议员的诉求。
林芳正,茂木敏充,小泉进次郎这些务实派,比高市早苗更有优势。
政策上他们倾向于“循序渐进”,会优先解决汇率,通胀,工资问题,不会冒进更不会极端,而不是高市早苗的那套缺少资金支持,风险还大的“积极财政”,所以务实派更得到中间派信任。
对美关系上,也比较符合美国“稳定”需求,形象上没有高市早苗的争议标签,更像是“能够缓和紧张,推动务实政策”的领导者。
短期看来可能会稳住党内团结,靠着强硬姿态赢得部分选民认同,但长期风险会更大,中日关系大概率会陷入僵局,从而引发外交摩擦,而且日美关系可能有裂痕,不符合特朗普对日本的稳定期望。
她如果当选可能成日本首位女首相,会是一个“里程碑”,但也可能成为外交风波的“转折点”。
高市早苗的走红,不只是个人魅力,更是靠安倍派运作和媒体放大热度的结果,说到底,谁最后当选总裁,不仅定日本政局走向,还牵动东亚乃至国际关系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