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五千里
世界屋脊与世界级湾区实现牵手
9月16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能源输送大动脉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
据悉,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四省区,2029年工程全面投运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清洁电能超430亿千瓦时。
这是拉萨河风光(2025年7月30日摄)。新华社
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额定输送容量为1000万千瓦,并在送端西藏昌都、林芝及受端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
2029年工程全面投运后,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负荷中心输送超430亿千瓦时电能,约为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且100%为清洁能源,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高峰期预计将带动直接就业10万余人。
这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个四端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
01
架起2681公里绿电
输送“大动脉”
据了解,2025年6月,藏粤直流工程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一条绿电输送“大动脉”正式敲定建设蓝图。
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以1000万千瓦额定输电容量架起清洁电能的输送“桥梁”。
在海拔高达3400米的云南迪庆香格里拉红坡村,南方电网公司科研人员开展放电试验,掌握换流站中高压设备在高海拔特高压直流运行电压下的安全距离底线。南网科研院 供图
藏粤直流工程依托西藏玉曲河、察隅曲、克劳龙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在送端西藏昌都、林芝及受端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
送端两个换流站共汇集超过2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受端两个换流站分散落点两大负荷中心,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坚强的绿色低碳能源保障,进一步推动全国能源资源优化布局跨入“全国一盘棋”新阶段。
据悉,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可有力带动一系列上下游装备、施工产业增长,高峰期预计将带动直接就业10万余人,有力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该工程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引领行业进步以及巩固我国在特高压柔直输电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02
我国首个跨三级
地理阶梯特高压工程
据悉,这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全线近90%为山地、30%为高山大岭。
同时,藏粤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四端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工程海拔4000米以上的线路长达197公里,最高海拔高达5300米,面临多个世界级挑战。
在藏粤直流工程云南段,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技术人员深入无人区开展线路踏勘。
面对超高海拔、雪山冻土、地质灾害、大件运输、环境保护及无人区作业等艰巨挑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联手科研单位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少人区、无人区探索少维护、免维护设计,在建设运行全过程全面推广机器代人,发展应用先进设计、高端设备、全状态感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装备,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数字化转型工程,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
“依托藏粤直流工程,我国将全面攻克电网薄弱地区、高海拔地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网、远距离送出和安全消纳的世界级技术难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言乐表示,通过自主研制适用于超高海拔工程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大容量换流阀、能量自平衡换流阀、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换流变压器、套管等全套特高压核心装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预计将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来源丨广州日报新花城
(点击标题解锁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