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喊"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为何突然公开称赞起中国来了?这次的理由,恐怕连我们自己人都要愣一下。
(特朗普称赞中国,对公司运营有长期眼光)
1、特朗普夸中国“有眼光”
据悉,特朗普最近公开呼吁,美国上市公司应该取消强制季度报告制度,改用半年报。而他给出的理由令人啼笑皆非:"中国对公司管理有着50到100年的眼光,而我们却按季度运营公司???"一连三个问号,足见其内心的困惑与焦虑。
不得不说,特朗普这番言论着实让人哭笑不得。首先,中国上市公司明明和美国一样,都需要按时披露季度报告。特朗普显然是陷入了某种认知误区,把中国长期规划能力,错误地套用到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
但深入想想,特朗普的"误会"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现象:中国的长期战略规划能力,确实让西方政治家们既羡慕又焦虑。从五年规划到远景目标,中国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与西方国家频繁更迭的短期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特朗普开始焦虑,担忧美国失去竞争优势)
这种羡慕背后,其实折射出的是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特朗普的焦虑感也是真实存在的——美国式的短期主义是否正在让这个超级大国失去竞争优势?
2、美国内部分歧加剧,争论不休
说到美国商界对季度报告的争议,这可不是特朗普一时兴起的突发奇想。实际上,这场争论在美国精英圈已经持续多年,甚至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支持改革的一方可谓星光熠熠。"股神"巴菲特与摩根大通CEO戴蒙早在2018年就在《华尔街日报》联名撰文,直言季度业绩指引导致企业过度关注短期利润,而忽视了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多次炮轰季度财报制度,认为这让企业变成了"季度业绩的奴隶"。
这些商界巨头的担忧不无道理。过于频繁的财报披露确实可能促使企业管理层采取短视行为:削减研发投入、推迟必要的资本支出,甚至通过财务手段美化短期业绩。这种"季度资本主义"的弊端在创新驱动型行业尤为明显——谁能指望在90天内就看到科技创新成果呢?
(美国一些商界领袖支持减少季度报告,以促进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
但反对阵营同样来头不小。前财长萨默斯就曾在《金融时报》尖锐指出:取消季报非但不能解决企业短视问题,反而会降低信息透明度,损害投资者利益。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报告频率,而在于企业治理文化和投资者预期管理。
更有专业投资者警告:减少信息披露可能为财务欺诈提供温床。季度报告就像定期体检,虽然繁琐却能及时发现问题。若改为半年报,等发现问题时可能已经积重难返——想想安然丑闻和雷曼危机,信息不透明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3、为什么中国,是个“例外”?
在这个情况下,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中国的发展实践常常被误读?部分原因可能在于西方观察家习惯用自身经验来解读中国道路。
(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太深,导致其无法理解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确实难以用西方传统理论框架完全解释。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这种认知差距带来的不仅是误解,更可能是潜在的风险。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朗普的确有必要来一趟中国,看看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也要看中西部地区勃发的生机,这样全方位的观察,才能对中国发展道路拥有客观认知。
也能让特朗普意识到,在如今的这个时代框架里,零和思维早已不适用,学着与中国相处,事实上对美国来说,是经济发展的契机,而中国的存在,也从来不是“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