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普|大脑动脉狭窄:警惕的“隐形杀手”

0
分享至

64岁的王伯伯,退休后生活很清闲,养养花,下下棋,还有个小爱好,就是每天和老伙计们聊聊天,再小酌几口,晚上还能帮助睡眠,岂不美哉。可是突然有一天,他晕倒了,醒来后半边身体竟不能动了,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原来时大脑动脉堵塞,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大脑动脉系统的堵塞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大脑的“生命通道”,它包括了:颈动脉系统、椎动脉动脉系统,以及它们之间汇合到大脑,形成的颅内动脉网。

大脑血管的有两条极为重要的高速通道:颈动脉和椎动脉。颈动脉:位于颈部前两侧,左右各一条,进入大脑后,负责为大脑前部(如语言、运动区域)输送约血液,约占大脑总供血的70%左右。 椎动脉,相对于颈动脉,位置更偏后,更深,没有进到大脑之前,位于颈椎椎间孔的两侧。两条椎动脉向上延伸至颅内后,合并为基底动脉,为大脑后部,如脑干、小脑供血,提供约30%的血量。

颈动脉和椎动脉,进入大脑后,形成复杂的血管网络,相互沟通,维持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一刻也不停歇。一旦血管停止供血,5分钟后就发生不能改变的脑细胞死亡,出现脑梗死,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年轻健康的时候,血管健康,有弹性,内膜光滑,血流通畅,而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们的脑血管血管就会出现斑块,狭窄,在某种疾病或不良生活的长期刺激下,大脑就会“挨饿”甚至断粮。轻则引发短暂脑缺血,如头晕,记忆力下降,重则造成脑梗死(中风),导致瘫痪、失语甚至死亡。

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脑血管的重要性,而哪些症状会提示血管狭窄呢?

1. 短暂性脑缺血(TIA):中风前的“预警信号” 。一般是突然出现的症,通常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一般的症状包括:一边肢体麻木或无力,比如拿不住筷子、走路拖腿,手脚麻木等等; 一侧单眼视力模糊或眼前发黑,通常叫,一过性黑矇;说话断断续续,含糊,词不达意,别人说话,也理解困难;头晕、站立不稳,像踩棉花,走路偏偏倒倒。 短暂性脑缺血关键词是短暂:症状可完全恢复,但若不干预,约一半的朋友会在1年内发展为不可逆转的中风,留下后遗症,不可恢复。

2. 慢性脑缺血:容易被自己误认为“亚健康”,休息不好,最近压力大。表现为:长期头晕、头痛;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差、情绪烦躁。这类症状常常被被自己误认为疲劳或衰老,实则也是是脑供血不足的警报。

3. 急性脑梗死:最危险,最不想发生的结局: 突发一侧肢体偏瘫、口角歪斜,吃饭喝水困难;失明或视野缺损;昏迷,叫不醒,最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讲了那么多可怕的症状,那哪些人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呢?

首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这类朋友一定一定要当心,这些慢性病对血管损伤很大。 再者,长期吸烟、酗酒、肥胖者的朋友,在医生专家眼里,他们的脑血管就像有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其次,有中风或心脏病家族史的朋友,祖上的基因对自己脑血管可能不太友好,一定需要更加注意;最后,年龄超过40岁,尤其男性,年纪越大,脑血管工作时间长了,肯定不如年轻人。所以,年轻时候不爱惜身体,比如熬夜、酗酒等等,一定有所改变,学会保养自己。

为了引起大家重视,我们再强调下中风后的严重并发症。

1. 脑梗死:致残率高达75% ,血管完全堵塞时,脑细胞会在几分钟内死亡,溶解,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如梗死面积较大,患者可能丧失自理能力,需长期康复治疗。

2. 认知功能衰退:血管性痴呆的根源 ,慢性缺血会让脑细胞长期处于挨饿状态,脑细胞不断死亡,活跃度降低,导致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痴呆。

3. 反复中风:未控制的血管狭窄不断加重,部位不断增加,血流断断续续,可能出现脑梗-恢复-再脑梗的恶性循环,

大家都了解了脑血管狭窄及中风的严重后果,如果发现自己也有上诉这些症状,那我们该如何就医呢?

问题一,该挂什么科?

一般二甲以上医院神经内科或大型综合三甲家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为疑似中风或TIA的首选科室;部分三甲血管外科也可开展颈动脉、椎动脉开口的相关手术。

问题二,如何选择检查项目,各自的特点有哪些,为了方便大家对比,我们列出下表供大家参考。

问题三,如何随访检查:

我们一般建议,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人群,每年应检查1次颈动脉超声;如果发现有血管狭窄后,应每6-12个月复查MRI血管或颈动脉B超。

如何主动干预呢,我们将从生活方式到治疗手段向大家介绍。

首先,生活方式干预:我们称之为,治本之策,如何做,我们具体讲讲。

饮食:低盐(<5克/天)、低脂(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多吃高纤维食物(蔬菜、全谷物等)。

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或游泳,搭配哑铃等简单抗阻训练,降低体脂则降低血管内脂肪。

戒烟限酒:吸烟直接损伤血管内皮,酗酒则升高血压,让血管失去弹力,血压剧烈波动。

其次,药物控制:稳定斑块、降低风险,具体还是要到专科门诊进一步了解。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斑块。

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但需医生评估出血风险。

降压降糖药:血压目标<130/80 mmHg,空腹血糖<7.0 mmol/L,我们这里比较严格。

哪类手术治疗:解除“血管危机”?哪些人群,需要手术?

一般专科医生会给出专业意见,我们在这里只是简单罗列,供大家参考。总之:脑血管狭窄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久坐、熬夜、高压力,也会让血管加速老化。从今天起,健康生活,科学预防,不让大脑“断粮”。你的血管,由你守护!

作者: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李珠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队包揽冠亚军!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闭幕

中国队包揽冠亚军!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闭幕

澎湃新闻
2025-11-19 19:40:27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少年一白
2025-11-18 12:03:56
罗永浩评俞敏洪: 铁公鸡只是小气、猥琐、虚伪,但人不是很坏!

罗永浩评俞敏洪: 铁公鸡只是小气、猥琐、虚伪,但人不是很坏!

玖宇维
2025-11-19 21:31:00
孙颖莎拿两分难救主!山东女队3-2河北队夺冠,陈梦单双打均获胜

孙颖莎拿两分难救主!山东女队3-2河北队夺冠,陈梦单双打均获胜

叮咚体坛
2025-11-19 21:35:10
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国家,能把所有邻国都得罪遍,还都是领土问题

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国家,能把所有邻国都得罪遍,还都是领土问题

扶苏聊历史
2025-11-18 17:47:25
森林北也没想到,公布体检报告后,口碑一夜之间反转,被骂翻了!

森林北也没想到,公布体检报告后,口碑一夜之间反转,被骂翻了!

心静物娱
2025-11-19 11:19:59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郑说
2025-11-19 11:08:49
糟糕,勇士队霍福德的问题需要交易解决

糟糕,勇士队霍福德的问题需要交易解决

好火子
2025-11-20 04:11:52
高处坠落事故致1死,上海竣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22事故报告公布

高处坠落事故致1死,上海竣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22事故报告公布

中国基建报
2025-11-19 15:19:04
恋情实锤?霍启山携女星娜然出席弟弟婚礼,二人全程形影不离

恋情实锤?霍启山携女星娜然出席弟弟婚礼,二人全程形影不离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19 12:50:30
刘景扬破PB夺金!弥补107天前遗憾,名记:国内最强的就是她

刘景扬破PB夺金!弥补107天前遗憾,名记:国内最强的就是她

奥拜尔
2025-11-19 22:12:45
小米市值,两个月跌没了整个“蔚小理零”

小米市值,两个月跌没了整个“蔚小理零”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9 18:32:09
40岁C罗陪同特朗普在白宫散步视频引热议,球迷:真的有排面

40岁C罗陪同特朗普在白宫散步视频引热议,球迷:真的有排面

侧身凌空斩
2025-11-19 22:38:26
牛奶加热就变“毒”?院士提醒:热牛奶的5个误区,早了解早受益

牛奶加热就变“毒”?院士提醒:热牛奶的5个误区,早了解早受益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9 16:30:03
陪玩陪睡已过时,拳头塞嘴、集体开嫖、戚薇遭殃,阴暗面彻底曝光

陪玩陪睡已过时,拳头塞嘴、集体开嫖、戚薇遭殃,阴暗面彻底曝光

冷紫葉
2025-11-19 14:56:46
全体医务、药学人员们请做好失业的准备吧!

全体医务、药学人员们请做好失业的准备吧!

小药说药
2025-11-19 07:03:16
太恶劣!上海数名蔚来车主同时被坑惨!消费者寒心

太恶劣!上海数名蔚来车主同时被坑惨!消费者寒心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21:52:06
高市早苗别光在台海问题上嘴炮了,该低头看看日本内政了

高市早苗别光在台海问题上嘴炮了,该低头看看日本内政了

合赞历史
2025-11-19 14:57:21
“甲流”来势汹汹,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甲流”来势汹汹,张文宏提醒:最好不要做3件事,以免身体不适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20 04:57:08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生态环境部
2025-11-19 15:12:20
2025-11-20 07:43:00
纵相新闻 incentive-icons
纵相新闻
做有纵深的世界万相
37748文章数 2257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本地
数码
家居

亲子要闻

“广东重男轻女?园长日常揭秘,真相让人震惊!”

辛芷蕾的炸裂10分钟,让人大受震撼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