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美芯片大战,终于迎来了新一轮“硬碰硬”的较量。美国这些年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围堵和打压,已经到了变本加厉的地步,然而这一次,中国不忍了!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双双出手,对美国芯片企业亮出“组合拳”,不仅让美国企业叫苦不迭,更让特朗普等美国政客一时间无计可施。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场中国对美芯片霸权的反击,是如何一招比一招狠,背后又有哪些“底气”支撑。
一、美国芯片霸权愈演愈烈,步步紧逼中国企业
说起芯片,这几年美国真是没少给中国企业找麻烦。从2018年开始,美国政府就紧盯华为、中兴这些中国高科技企业,先是搞芯片断供,后来又把几十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和全球供应链向中企出售高端芯片和设备。
尤其是进入2025年,美国对中国芯片的打压力度再升级。英伟达被要求不得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AI芯片,只能卖所谓的“阉割版”H20,性能被砍掉一半,价格还翻倍。美国政府甚至还出台了所谓的“芯片税”,要求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的营收,要上缴15%。这简直就是明抢!
不仅如此,2024年美国还突然拉黑中国23家半导体企业,包括复旦微电子、楠菲微电子等,一时间中美芯片关系剑拔弩张。
美国这些做法,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技术“卡脖子”+市场“封锁”,把中国半导体产业永远压在中低端。美国自以为“吃定”了中国,殊不知,这套“小院高墙”的把戏,早已漏洞百出。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英伟达等美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幅下滑,从曾经的95%暴跌到50%,而且收入、利润也在不断缩水。就连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都不得不承认,“试图阻止中国是愚蠢的行为”;在AI领域,美国也只是“勉强领先”。
二、中方两大“组合拳”,精准击中美国软肋
面对美国的层层打压,中国这一次果断出招,不再是过去被动防守,而是主动亮剑,打出两记“组合拳”:
1. 反倾销调查——打击美国低价倾销,守住国产芯片生存线
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对原产于美国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这可以说是中美芯片战以来,中方首次正面反击美国芯片企业。
为什么选择模拟芯片?因为这个领域,美国公司靠着技术成熟、市场垄断、专利护城河,几乎把中国市场拿捏得死死的。2024年,中国进口了超过15亿颗模拟芯片,绝大部分订单都被美国的德州仪器(TI)、亚德诺半导体(ADI)、博通、安森美等企业把控。
这些美国厂商为啥能横扫中国市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卖得太便宜了”!国产芯片价格一般3块钱一颗,美国厂商只卖1块钱,倾销幅度高达300%。短期看,中国消费者好像捡了便宜,可长期看,国产芯片企业根本没法活,市场最终被美企垄断,定价权也都在美国手中。
如果不出手,等国产厂商被挤垮后,美国公司随时可以涨价收割,届时中国芯片产业将被“卡死”。所以,这次反倾销调查,实际就是要为国产芯片企业争取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中国厂商有机会成长、突破技术壁垒。
商务部公告还明确列出了调查范围、被调查产品类别(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调查期覆盖2022-2024年,整个过程依法依规,充分展现了中国以规则反制规则的战略定力。
2. 反歧视调查+反垄断调查——用规则“治”美国的规则
除了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还同步启动了对美国相关芯片措施的反歧视调查,市场监管总局则对英伟达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展开进一步调查。
这两招的意义在于,美国长期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中国企业搞歧视、封锁,反倒把自己伪装成“基于规则”的代表。中国这回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WTO和中国本国法律,正面“对刚”,把美国的“芯片税”、出口管制等措施搬上国际舞台,让全世界看清美国的双标和霸权。
更重要的是,这次反击是“自下而上”——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产业提出申请,真正反映了国内企业的诉求,也显示出中国产业界主动“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
三、中国底气何在?三大王牌支撑“亮剑”行动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这次敢于对美国芯片霸权“亮剑”,底气从哪来?
1. 技术进步加速,国产替代迎来拐点
过去几年,美国疯狂“卡脖子”,反而倒逼中国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速创新。以AI芯片为例,美国刚一限制华为采购高端AI芯片,华为立马发布了新一代昇腾920,性能直逼美国产品。现在中国AI芯片自给率已从12%提升至40%以上。
不仅如此,模拟芯片、成熟制程领域(40nm以上)中国厂商完全有能力替代美企。像矽力杰、圣邦微、南芯、杰华特、纳芯微等一批本土企业,正逐步补齐短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市场优势巨大,美企难以割舍中国市场
别看美国芯片企业在技术上领先,但他们同样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国,2024年进口量超过15亿颗。美国企业如果失去中国市场,无异于自断财路。
这几年,美企为了挤垮中国企业,不惜大幅降价,利润暴跌。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95%降至50%,真的是“赔本赚吆喝”。而中国厂商则趁机加快国产化替代,逐步摆脱对美依赖。
3. 以规则反制规则,国际合法性更强
美国总喜欢拿“规则”说事儿,中国这次也用WTO和中国法律,合规合情合力反制美国。反倾销、反垄断调查全部按程序走,既有理有据,又避免单纯对抗升级,为中国争取了道义和国际支持。
四、影响深远:不仅仅是芯片,更是全方位持久战
这场中美芯片之争,远不止芯片本身那么简单,其实早已扩展到更多产业领域、供应链乃至全球规则层面。
除了芯片,中国在稀土等关键原材料领域同样掌握着全球话语权。中国控制着全球近90%的稀土精炼产能,每一克都能追踪用途。美国多次要求中方增加稀土出口,但真正的“开关”始终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中。
就像当年美国想用大豆“卡”中国,中国早就布局南美市场、增加大豆储备,反倒让美国农户陷入焦虑。事实证明,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这场博弈,拼的不是一时的胜负,而是谁能坚持到底。中国布局芯片、稀土、大豆等多条战线,展现出大国的战略耐力。而美国则在政坛压力、选举周期中频频变脸,容易自乱阵脚。
正如一些西方精英所说,“中国擅长持久战”,比拼的是战略定力、产业协同能力和规则运用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